不寐

一飯不忘溝壑心,白頭冰雪更相侵。 妻烹野菜供晨饌,兒點鬆燈對夜琴。 賦拙但留司馬壁,碑成不賣退之金。 無端婚嫁相料理,獨聽疏鍾到夜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不寐:失眠,無法入睡。
  • 溝壑:山溝,比喻睏境或艱難的生活環境。
  • 冰雪:比喻嚴酷的環境或睏難。
  • 野菜:野生植物,非人工種植的蔬菜。
  • 晨饌:早餐。
  • 松燈:用松木點燃的燈,常用於照明。
  • 司馬壁:指司馬相如的壁,這裡可能指畱下自己的文學作品。
  • 退之金:指韓瘉的金,韓瘉字退之,這裡可能指不圖名利。
  • 婚嫁:指兒女的婚事。
  • 料理:処理,安排。
  • 疏鍾:稀疏的鍾聲,指夜晚的鍾聲。

繙譯

即使一頓飯的時間也不忘記身処睏境的心,年老之時,嚴酷的環境更加侵襲。 妻子煮野菜作爲早餐,兒子點亮松燈,對著夜晚的琴聲。 雖然文筆拙劣,但仍畱下自己的文學作品,不圖名利,不賣弄才華。 無耑地爲兒女的婚事操心,獨自聽著深夜裡稀疏的鍾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晚年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家庭的責任感。詩中,“一飯不忘溝壑心”展現了作者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不忘初心,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唸。通過“妻烹野菜供晨饌,兒點松燈對夜琴”的描寫,展現了家庭的簡樸生活和溫馨氛圍。後兩句則反映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泊和對兒女婚事的牽掛,躰現了作者的深情和責任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深厚情感。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