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諸友

鈞渚風長嫋故絲,水花含笑海鷗疑。 都將老子行藏意,分付東溟水月知。 自昔願從巢許後,而今豈異帝堯時。 憑君寄語張東所,更與飛雲作後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鈞渚(jūn zhǔ):古代地名,這裏指水邊。
  • (niǎo):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
  • 行藏(xíng cáng):行爲和隱退,這裏指個人的行爲和志向。
  • 東溟(dōng míng):東海。
  • 巢許:指古代隱士巢父和許由。
  • 帝堯: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君主。
  • 張東所: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翻譯

水邊的風輕柔地吹拂着舊絲,水花似乎在微笑,海鷗對此感到疑惑。 我將我的行爲和志向,託付給東方的海水和月亮去理解。 我一直以來的願望是追隨巢父和許由這樣的隱士,現在的情況與帝堯時代有何不同呢? 請替我向張東所傳達消息,再與他約定在飛雲之後相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水邊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友人的留別之情。詩中「鈞渚風長嫋故絲」和「水花含笑海鷗疑」以細膩的筆觸勾畫出寧靜而充滿生機的畫面,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平和與超脫。後兩句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隱士生活的嚮往,以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友情的珍視。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