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贈別

市遠家貧歲又荒,無魚無肉祇家常。 青絲藤菜羹猶滑,赤米花黏飯頗香。 幾句殘詩明月下,三杯旨酒短籬旁。 明朝睡起江潮長,恰送君歸順水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門:地名,今廣東省江門市。
  • 祇:只。
  • 青絲藤菜:一種蔬菜,形容其嫩綠如青絲。
  • 羹:湯。
  • 赤米:紅米,一種顏色較深的米。
  • 旨酒:美酒。
  • 短籬:矮小的籬笆。
  • 江潮長:指江水漲潮。
  • 順水航:順流而下航行。

翻譯

在遠離市集、家境貧寒的歲月裏,又逢荒年,餐桌上沒有魚也沒有肉,只有家常的粗茶淡飯。青絲般的藤菜做成的湯還算滑嫩,紅米煮成的飯粘稠且頗具香氣。在明月下吟詠幾句殘缺的詩句,在短籬旁品嚐三杯美酒。明天早晨醒來,江水漲潮,正好送你乘船順流而下,歸家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詩人陳獻章在江門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景。詩中,「市遠家貧歲又荒」一句,既表達了詩人生活的艱辛,又暗含了對友人的深情。儘管生活簡樸,但詩人以「青絲藤菜羹」和「赤米花黏飯」自得其樂,展現了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明月下的殘詩和短籬旁的美酒,則透露出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感慨。結尾的「明朝睡起江潮長,恰送君歸順水航」,既是對友人歸途的美好祝願,也寄寓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