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侍御輓詩

九載宜興共太平,長官能事問生靈。 霜臺白筆宜當路,北極中天拱列星。 眼底兩途分淑慝,手中三尺有雷霆。 卻疑夜半龍川雨,直爲高賢洗汗青。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載宜興共太平:指袁侍御在宜興任職九年,期間社會安定。
  • 長官能事問生靈:長官指袁侍御,能事指其治理能力,問生靈指關心百姓生活。
  • 霜臺白筆宜當路:霜臺指御史臺,白筆是御史的別稱,宜當路指袁侍御在御史臺的位置重要。
  • 北極中天拱列星:比喻袁侍御的地位高,如同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 眼底兩途分淑慝:淑慝指善惡,兩途分指能明辨是非。
  • 手中三尺有雷霆:三尺指劍,雷霆比喻威力或嚴厲的措施。
  • 卻疑夜半龍川雨:龍川雨指突如其來的大雨,比喻袁侍御的去世像突然的變故。
  • 直爲高賢洗汗青:高賢指袁侍御,洗汗青指爲歷史留下清白的記錄。

翻譯

九年來在宜興共同維護太平,這位長官以其卓越的治理能力關心着百姓的生活。在御史臺,他的白筆如同在重要道路上,北極星在夜空中拱衛着列星。他能明辨是非,手中的劍如同雷霆般威嚴。然而,他的去世就像夜半突然的龍川大雨,彷彿是爲了這位高尚的賢者洗淨歷史上的污點。

賞析

這首輓詩讚頌了袁侍御在宜興的政績和高尚品德。詩中通過「九載宜興共太平」、「長官能事問生靈」等句,展現了袁侍御的治理成就和對百姓的關懷。後文以「霜臺白筆」、「北極中天」等意象,描繪了袁侍御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結尾的「卻疑夜半龍川雨,直爲高賢洗汗青」則表達了對袁侍御去世的哀思,以及對其清白歷史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表達了對袁侍御的敬仰和懷念。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