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陶編修石簣四首

門外正霜飛,何堪送所知。 愁腸縈遠水,別面化枯枝。 冷澹稀人識,清羸好自支。 芥針能得幾,萬里去師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告別。
  • 編脩:古代官職,負責編纂國史。
  • 石簣:人名,即陶石簣,明代文人。
  • 何堪:怎能忍受。
  • 愁腸:比喻憂愁的心情。
  • :纏繞。
  • 枯枝:乾枯的樹枝。
  • 冷澹:冷淡,不熱烈。
  • 清羸:清瘦。
  • 自支:自我支撐,自我維持。
  • 芥針:比喻微小的事物。
  • 師資:老師的教導。

繙譯

門外霜花正飄飛,怎能忍受送別知己。 憂愁的心思如水般纏繞,離別的麪容似枯枝般憔悴。 性情冷淡少有人識,清瘦的身躰卻好自支撐。 如芥子般微小的相聚,卻要萬裡去尋求老師的教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切感受。詩中,“愁腸縈遠水,別麪化枯枝”巧妙地運用比喻,形象地描繪了離別時的憂愁和憔悴。後兩句“冷澹稀人識,清羸好自支”則透露出詩人孤獨而堅靭的性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無奈。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