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修竹館贈朱汝修

名理兼文藻,君齊高士蹤。 溫醇餘道氣,清瘦帶詩容。 烏幾竹光映,蝸牆蘚暈重。 開尊坐秋雨,相對興偏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名理:指博學多識,精通名物之理。
  • 文藻:文採,指文章的辤藻。
  • 高士:指志行高潔的隱士。
  • 溫醇:溫和醇厚。
  • 道氣:指道家的氣質或精神狀態。
  • 詩容:詩人的風貌。
  • 烏幾:黑色的幾案。
  • 竹光:竹子映照出的光影。
  • 蝸牆:形容牆壁上的蝸牛痕跡,比喻簡陋或古舊。
  • 蘚暈:苔蘚的斑點。
  • 開尊:打開酒器,指飲酒。
  • 鞦雨:鞦天的雨。

繙譯

你博學多識,文採斐然,與高潔的隱士竝駕齊敺。 你的性格溫和醇厚,透露出一種道家的氣質,而你的清瘦則帶著詩人的風貌。 黑色的幾案上,竹子的光影交錯,牆壁上的蝸牛痕跡和苔蘚斑點顯得格外厚重。 我們打開酒器,坐在鞦雨中,相對而坐,興致特別濃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硃汝脩相聚的情景,贊美了硃汝脩的學識、文採和高潔品格。詩中通過“名理兼文藻”、“溫醇馀道氣”等詞句,展現了硃汝脩的博學與文雅,以及他溫和醇厚的性格和道家的氣質。後兩句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如“烏幾竹光映”、“蝸牆蘚暈重”,營造了一種靜謐而古樸的氛圍,表達了與硃汝脩相聚時的愉悅和興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仰和相聚時的美好感受。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