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避兵:躲避戰亂。
- 荊棘:指叢生的帶刺小灌木。
- 血被兩踵:血覆蓋了腳後跟,形容行走艱難。
- 行不得:無法行走。
- 瘦妻:指身體瘦弱的妻子。
- 十聲呼之一聲應:形容妻子病重,呼喚多次纔有一聲迴應。
- 困絕:極度疲倦。
- 倚枯樹:靠着乾枯的樹。
- 逐魂啼:形容極度悲痛的哭聲。
- 雨如注:形容雨下得很大,像注水一樣。
翻譯
老夫爲了躲避戰亂,逃到荒涼的山邊,三天沒有食物,只能在荊棘叢中掙扎。鞋子和襪子都破了,皮肉也磨碎了,血跡斑斑地覆蓋了腳後跟,使得行走變得異常艱難。此時,我那瘦弱的妻子正臥病在牀,我呼喚她十次,她才勉強應答一聲。深夜裏,我疲憊至極,只能倚靠在乾枯的樹旁。這時,遠處傳來悲痛的哭聲,彷彿是追逐着靈魂的哀鳴,緊接着,大雨如注般傾盆而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一個老夫的悲慘遭遇,通過生動的細節描寫,展現了老夫在荒山中的艱難生活和妻子的病重。詩中「血被兩踵行不得」和「十聲呼之一聲應」等句,深刻反映了老夫的困境和妻子的病態。結尾的「逐魂啼來雨如注」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增強了詩歌的悲愴氛圍,表達了作者對戰亂中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