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

關河迷故國,烽燧倚家園。 雨滴羈人耳,風吹遠客魂。 夢斷花光寂,燈殘鳥語喧。 生理憑誰說,霜懷祇自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關河:關隘和河流,指邊疆地區。
  • :迷失,不清楚。
  • 故國:故鄉,祖國。
  • 烽燧: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
  • 羈人:旅人,行人。
  • 遠客:遠離家鄉的旅人。
  • :精神,心靈。
  • 夢斷:夢醒,夢境中斷。
  • 花光:花的光彩,這裏指美好的景象。
  • :寂靜,無聲。
  • 燈殘:燈火將盡。
  • 鳥語:鳥的叫聲。
  • :喧鬧,嘈雜。
  • 生理:生活的道理,生存之道。
  • :依靠,依賴。
  • 霜懷:冰冷的心情。
  • :只,僅僅。
  • 自溫:自我安慰,自我溫暖。

翻譯

邊疆的關隘和河流讓我迷失了故鄉的方向,烽火臺的煙霧似乎在提醒我家園的安全。 雨聲滴落在旅人的耳邊,風聲吹拂着遠行者的心靈。 夢境中斷,美好的景象變得寂靜無聲,燈火將盡,鳥兒的叫聲卻變得喧鬧。 生活的道理我該向誰訴說,冰冷的心情只能自我安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遠離家鄉的旅人在邊疆的孤獨與迷茫。詩中,「關河迷故國」和「烽燧倚家園」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方面是旅人對故鄉的思念與迷失,另一方面是對家園安全的擔憂。風雨交加的夜晚,旅人的心靈更是無處安放,夢境與現實的對比,突顯了內心的孤寂與無助。最後兩句表達了旅人對生活的無奈和對自我安慰的渴望,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淒涼,展現了旅人在異鄉的複雜情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