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八月婺州途中用菊圃韻

書生身世短歌行,貫日襟期答聖明。 衆苦小鮮遊沸鼎,獨憐飢鼠攪寒更。 風雲慘淡千年會,天地盈虛萬古情。 無象太平元有象,翠微深處管絃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辛卯八月:指辛卯年的八月。
  • 婺州:古代地名,今浙江省金華市一帶。
  • 貫日襟期:形容胸懷壯志,如日中天。
  • 聖明:指皇帝,也泛指英明的君主。
  • 小鮮:小魚,比喻普通百姓。
  • 沸鼎:沸騰的鼎,比喻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
  • 寒更:寒夜中的更聲,指深夜。
  • 風雲慘淡:形容時局艱難,形勢嚴峻。
  • 千年會:指千載難逢的盛會或時機。
  • 天地盈虛:天地間的盛衰變化。
  • 無象太平:表面上看似平靜無事,實則暗藏危機。
  • 元有象:實際上是有跡象的。
  • 翠微:指山中的青翠景色。
  • 管絃聲:音樂聲,此處指山中隱約傳來的音樂聲。

翻譯

書生的身世如同短歌般行進,胸懷壯志如日中天,以答謝英明的君主。 衆人如小魚在沸騰的鼎中掙扎,我獨憐那飢餓的老鼠在寒夜中攪擾。 時局艱難,千年難遇的盛會,天地間的盛衰變化,萬古不變的情感。 表面上看似平靜無事,實則暗藏危機,山中深處隱約傳來管絃之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書生的視角,抒發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個人境遇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小鮮遊沸鼎」形象地描繪了百姓在動盪社會中的艱難處境,「飢鼠攪寒更」則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底層苦難的同情。後兩句「無象太平元有象,翠微深處管絃聲」則巧妙地以山中隱約的音樂聲,暗示了太平表面下的不安定因素,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深切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敏銳的社會洞察力。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