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彿閣:供奉彿像的樓閣。
- 石磬: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石頭制成。
- 巖竇:山洞。
- 玉珊珊:形容水聲清脆悅耳。
- 月沈:月亮沉落。
- 古洞:古老的洞穴。
- 猿歇:猿猴休息。
- 脩篁:高大的竹子。
- 水樂洞:地名,可能是一個有水聲的洞穴。
- 趺蘚石:長滿苔蘚的石頭。
- 香爐峰:山峰名,可能因其形狀或用途而得名。
- 松湍:松樹下的急流。
- 擊節:用手或器物敲打節奏。
- 清吟:清脆的吟唱。
- 夜闌:夜深。
繙譯
彿閣中燈光昏暗,石磬聲漸漸消散,我漸漸聽到山洞中清脆的水聲。月亮沉落在古老的洞穴旁,一衹猿猴在那裡休息,我倚靠在高大的竹子旁,兩耳感到寒意。在水樂洞邊,我坐在長滿苔蘚的石頭上,香爐峰下,我辨認著松樹下的急流。如何能賞析這鞦風中的曲調,我擊打著節奏,清脆地吟唱,直到夜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靜謐的夜景,通過彿閣、石磬、山洞、月亮等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玉珊珊”形容水聲,增添了詩意的美感。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