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大嵩潘子明

徽懿君家秉,由來積德門。 地饒山水富,望重里閭尊。 禮貌今宜範,仁心夙所敦。 浮名焉肯絆,壯節自高騫。 施予財無靳,傳承業愈蕃。 片言安泰華,衆譽越璵璠。 序塾賢才萃,齋廬聖像存。 菑畬儲足膳,鼎俎胙餘膰。 茂跡鐫豐礦,華題照旭暾。 不惟來遠邇,且覆育兒孫。 誼重通家好,情深奕世婚。 朱脣歌白薴,金炬倒清樽。 繾綣方符轍,幽明忽異轅。 青山封馬鬣,玉井訝猊蹲。 徵旐西風夢,靈輿夜月魂。 聲華雖已息,嗣葉自重繁。 茅酒?三酹,蕪詞些九原。 涕零滿衰草,聲出不能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徽懿 (huī yì):美好的品德。
  • 里閭 (lǐ lǘ):鄉里,鄰里。
  • 璵璠 (yú fán):美玉,比喻美好的品德或人物。
  • 菑畬 (zī yú):耕種的土地。
  • 鼎俎 (dǐng zǔ):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
  • 胙餘膰 (zuò yú fán):祭祀後剩下的肉。
  • 旭暾 (xù tūn):初升的太陽。
  • 馬鬣 (mǎ liè):馬的鬃毛,這裏指墳墓上的土堆。
  • 徵旐 (zhēng zhào):出殯時的靈車。
  • 靈輿 (líng yú):載運靈柩的車。
  • 嗣葉 (sì yè):後代,子孫。
  • 茅酒 (máo jiǔ):用茅草過濾的酒,古代用於祭祀。
  • (lèi):灑酒祭奠。
  • 蕪詞 (wú cí):雜亂無章的話。
  • (suò):古代楚地的方言,用於句末,表示感嘆或祈使。

翻譯

潘子明先生家中的品德美好,一直以來都是積德之家。地方富饒,山水美麗,在鄉里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他的禮貌和仁心一直是人們學習的典範。他不被虛名所束縛,保持着高尚的節操。他慷慨施捨,家業也因此更加繁榮。他的言行安定人心,聲譽超越了美玉。他的學堂聚集了許多賢才,家中供奉着聖人的像。他的土地耕種得當,祭祀時祭品充足。他的事蹟被鐫刻在豐碑上,榮耀如同初升的太陽。他不僅吸引了遠近的人,還教育了自己的子孫。他與親戚朋友的關係深厚,世代通婚。他的家中常有歌聲和歡笑,金燈照亮了清酒。然而,生死無常,他突然離世。他的墳墓在青山之中,墓碑如同獅子蹲坐。他的靈車在風中西行,夜月下他的靈魂在車中。他的名聲雖然消逝,但他的後代自然繁衍。我用茅酒三次祭奠,用雜亂的話在九原之地祈求。我淚流滿面,聲音哽咽不能言。

賞析

這首作品是對潘子明先生的輓歌,讚頌了他的品德、家風和社會貢獻。詩中通過描繪潘家的富饒、潘子明的仁心和慷慨,以及他的社會影響力,展現了一個受人尊敬的地方賢達形象。詩的結尾表達了對潘子明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對未來的祝願,情感真摯,語言典雅,體現了對逝者的深切懷念和對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