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曉糝蒲玉泛瓊漿,臂結紅絲暗自傷。 莫漫相逢宜楚節,獨憐清夢隔瀟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曉糝(xiǎo sǎn):清晨的露水。
  • 蒲玉:指蒲草,因其形似玉,故稱。
  • 瓊漿:美酒。
  • 臂結紅絲:耑午節習俗,用紅絲線纏繞手臂,以辟邪。
  • 莫漫:不要隨意。
  • 楚節:指耑午節,因屈原是楚國人,故稱。
  • 清夢:美好的夢境。
  • 瀟湘:指湖南一帶,這裡象征著遠離的思唸之地。

繙譯

清晨的露水滴在蒲草上,倣彿泛起了美酒的光澤,我手臂上纏著紅絲線,暗自感到傷感。不要隨意在耑午節相遇,我獨自憐惜那美好的夢境,卻與瀟湘之地隔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耑午節的清晨景象,通過“曉糝蒲玉泛瓊漿”的細膩描繪,展現了節日的清新與美好。然而,“臂結紅絲暗自傷”一句,卻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哀傷。後兩句“莫漫相逢宜楚節,獨憐清夢隔瀟湘”,則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思唸之地的無限眷戀,以及現實中無法相見的無奈與惆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張玉娘

張玉娘

松陽人,字若瓊。號一貞居士。宋提舉官張懋女。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嫁沈佺,未婚而佺卒。玉娘鬱鬱不樂,得疾卒,年二十八。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人之體,時以班大家比之。有《蘭雪集》。與李清照、朱淑真、吳淑姬並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