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次韻李元之聽董氏雙弦
誰喚嬌嬈,斜插雙弦,華筵乍開。愛玉纖輕軋,半籠翠袖,歌喉緩引,暗點鴛鞋。胡部新聲,樂工巧制,寫出龍沙馬上哀。哀何似,似離鸞驚起,白雀飛來。
丁寧擊節金釵。要細聽、春風且慢催。正宮商分犯,拽歸雙調,伊州入破,攧遍三臺。畫扇香收,羅巾汗溼,愁是雲兜醉後回。花閒客,任鸞綃纏髻,更盡餘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嬌嬈(ráo):嬌豔美好。
- 雙弦:指雙絃琴,一種樂器。
- 華筵(yán):盛大的宴席。
- 玉纖:形容女子手指纖細如玉。
- 軋(yà):指彈奏樂器時的動作。
- 籠:覆蓋,遮掩。
- 鴛鞋:繡有鴛鴦圖案的鞋子,常指女子的鞋。
- 胡部新聲:指西域傳來的新音樂。
- 龍沙:地名,在今新疆一帶,這裏指邊疆。
- 離鸞:比喻離散的夫妻。
- 白雀: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
- 丁寧:叮囑,囑咐。
- 擊節:用手或器物敲打節拍。
- 金釵:女子的首飾。
- 宮商:古代五音中的兩個,泛指音樂。
- 分犯:指音樂中的調式轉換。
- 拽歸:拉回,引回。
- 雙調:音樂術語,指樂曲的調式。
- 伊州:曲名,唐代大麴之一。
- 入破:音樂術語,指樂曲的高潮部分。
- 攧遍(diān biàn):盡情演奏。
- 畫扇:繪有圖案的扇子。
- 羅巾:絲織的手帕。
- 雲兜:形容醉後頭昏眼花的狀態。
- 鸞綃(luán xiāo):繡有鸞鳳圖案的輕紗。
- 纏髻(jì):盤繞在髮髻上。
翻譯
是誰喚起了那嬌豔的女子,斜插着雙絃琴,華麗的宴席剛剛開啓。她喜愛用那如玉般纖細的手指輕輕彈奏,半遮着翠綠的袖子,歌聲緩緩引出,暗暗地點綴着鴛鴦鞋。西域傳來的新音樂,樂工巧妙地製作,演奏出邊疆龍沙的哀愁。這哀愁如何形容,就像離散的夫妻驚起,白雀飛來。
叮囑着敲打金釵作爲節拍。要仔細聆聽,春風且慢些催促。音樂中宮商調式轉換,拉回到雙調,伊州曲進入高潮,盡情演奏三臺。畫扇的香氣已收,羅巾因汗水而溼潤,愁緒如同醉後雲兜般沉重。花間的客人,任由鸞鳳圖案的輕紗纏繞髮髻,更要盡情享受剩餘的美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場華麗的宴會中,一位嬌豔的女子演奏雙絃琴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如「玉纖輕軋」、「暗點鴛鞋」,展現了女子的優雅與音樂的美妙。詞中融入了西域新聲與邊疆哀愁,通過「離鸞驚起,白雀飛來」的比喻,增強了音樂的情感表達。結尾處的「花閒客,任鸞綃纏髻,更盡餘杯」則展現了宴會的輕鬆與愜意,以及音樂帶來的愉悅與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