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尺五城:指城牆高五尺,形容地勢險要。
- 世紛:世間的紛擾。
- 移家:搬遷家園。
- 武夷君:指武夷山,此處借指隱居之地。
- 青史:古代用竹簡記事,故稱史書爲「青史」。
- 書幌:書房的窗簾。
- 棹歌:划船時唱的歌。
- 同棲約:共同隱居的約定。
- 杖策:拄着柺杖。
- 虎豹羣:比喻險惡的環境。
翻譯
在城南近尺五之地,遠離了世間的紛擾,我搬遷家園來到這武夷山般的隱居之地。 他年誰能功成名就載入史冊,而今我在這山林間自有白雲相伴。 清晨的石氣侵入書房的窗簾,帶來溼潤,溪水的聲音不時夾雜着划船人的歌聲。 老朋友們已有共同隱居的約定,我拄着柺杖穿越那險惡的虎豹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遠離塵囂,選擇隱居山林的生活理想。詩中「尺五城南近世紛」與「移家來並武夷君」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後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寫,如「石氣曉侵書幌溼」和「溪聲時雜棹歌聞」,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隱居生活的恬淡與自得。結尾的「故人已有同棲約,杖策行穿虎豹羣」則體現了詩人不畏艱難,堅守隱逸之志的決心。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懐天目山處士張一無二首 其二 》 —— [ 元 ] 張翥
- 《 歲晚苦寒偶成四章錄似北山 》 —— [ 元 ] 張翥
- 《 讀瀛海喜其絕句清遠因口號數詩示九成皆寔意也 》 —— [ 元 ] 張翥
- 《 樂平劉復初隱居四詠耕田 》 —— [ 元 ] 張翥
- 《 春日泛湖陪李旻德融席上作 》 —— [ 元 ] 張翥
- 《 清明日遊東山謁棲霞嶺仇先生墓 》 —— [ 元 ] 張翥
- 《 九日行湖上 》 —— [ 元 ] 張翥
- 《 江城子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