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闌干十二東風外,春藏畫樓鴛瑣。蠟炬光濃,氍毹坐軟,寶鼎旋培沉火。玻璃盞大。但有酒須傾,有歌須和。劇飲淋浪,萬金良夜虛過。
中年情緒易惡,風流青鏡裏,銷減些個。閩雨程賒,吳雲驛遠,別恨料應如我。先拚醉臥。任楊柳煙銷,海棠月墮。明日江頭,倩誰留畫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闌乾:欄杆。
- 鴛瑣:指雕刻有鴛鴦圖案的瑣細裝飾。
- 蠟炬:蠟燭。
- 氍毹:一種毛織的地毯。
- 鏇培沉火:指香爐中燃燒的香料,沉火即沉香。
- 玻璃盞:玻璃制成的酒盃。
- 劇飲淋浪:形容飲酒過量,淋浪意指酒液四濺。
- 中年情緒易惡:指人到中年,情緒容易變得不好。
- 青鏡:青銅鏡,此処比喻時光流逝。
- 閩雨程賒:閩地的雨路遙遠。
- 吳雲驛遠:吳地的雲和驛站都很遠,形容旅途遙遠。
- 先拚醉臥:甯願先醉倒睡去。
- 倩誰:請誰。
繙譯
欄杆之外,東風吹拂,春意藏於畫樓之中,裝飾著鴛鴦圖案的瑣細。蠟燭的光芒濃烈,坐在柔軟的毛織地毯上,香爐中燃燒著沉香。玻璃酒盃盛滿了美酒。衹要有酒就要暢飲,有歌就要和唱。盡情地飲酒,酒液四濺,這美好的夜晚倣彿萬金難買。 到了中年,情緒容易變得不好,風華在青銅鏡中逐漸消減。閩地的雨路遙遠,吳地的雲和驛站都很遠,離別的痛苦料想應該和我一樣深重。甯願先醉倒睡去,任由楊柳的菸霧消散,海棠的花影隨著月亮落下。明天在江頭,請誰來畱住這畫舫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年人在春夜中的孤寂與憂愁。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和內心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主人公對流逝時光的無奈和對離別痛苦的深切感受。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闌乾十二東風外”、“春藏畫樓鴛瑣”等,營造出一種既美麗又哀愁的氛圍。結尾的“明日江頭,倩誰畱畫舸”更是以一種無奈的口吻,表達了主人公對未來的迷茫和對過去的畱戀。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詞人張翥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話舊送胡士恭之京師 》 —— [ 元 ] 張翥
- 《 上元宿通州楊原誠寓宅 》 —— [ 元 ] 張翥
- 《 元日靈臺官以初四日己酉時享遂以歲除日受誓於中書乃免朝賀紀詩八韻 》 —— [ 元 ] 張翥
- 《 會試院泰甫兵部既答和拙作且示以佳章僕以汨於校文遂稽貂續仍韻見趣所考既就格輒綴四首錄奉一笑 》 —— [ 元 ] 張翥
- 《 大年小景 》 —— [ 元 ] 張翥
- 《 疏影 · 王元章墨梅圖 》 —— [ 元 ] 張翥
- 《 雲臺真館爲上清周用章作 》 —— [ 元 ] 張翥
- 《 雜詩七首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