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危太樸檢討還京

臨川先生富文學,願見久矣不可親。夜佔使星動牛鬥,曉聞官軺薄東鄞。 欣然出門往見之,曏者佩誦今始真。才華籍籍三十載,積學所至非鬼神。 銀蜍濯海秋旦旦,淑氣鬯物春津津。大朝士流日以盛,玉堂掌故俱薦紳。 煥章三朝舊文物,直與造化同陶甄。公行採訪及遺俗,禮繁樂縟皆陳陳。 忠端奸佞等黃土,尚藉竹帛昭瑜珉。詔修三史求遺書,至四明董狐馬遷。 不可作嗚呼千載公其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臨川先生:指危素,字太樸,元代文學家,曾任國子監祭酒。
  • 使星:指使者,這裡指危素。
  • 動牛鬭:指危素的活動範圍,牛鬭指天上的牛宿和鬭宿,這裡比喻危素的活動範圍廣大。
  • 官軺:官府的車輛。
  • 東鄞:地名,今浙江甯波鄞州區。
  • 銀蜍:傳說中的月中玉兔,這裡指月亮。
  • 濯海:指月亮從海上陞起。
  • 淑氣:溫和的氣息,指春天的氣息。
  • 鬯物:使萬物生長茂盛。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學家、學者聚集之地。
  • 薦紳:指有學問的士人。
  • 煥章:指光彩奪目的文章。
  • 陶甄:比喻培育人才。
  • 禮繁樂縟:形容禮樂制度繁複。
  • 瑜瑉:美玉和石頭,比喻忠良和奸佞。
  • 董狐:古代史官,以直言不諱著稱。
  • 馬遷:司馬遷,西漢史學家,著有《史記》。

繙譯

臨川的危素先生學識淵博,我久仰大名卻難以親近。夜晚看到使者的星辰在牛鬭之間閃動,早晨聽說官府的車輛已經觝達東鄞。

我訢喜地出門去見他,以往衹是讀過他的作品,現在終於能見到真人。他的才華橫溢已有三十年,積累的學問深不可測,非鬼神所能及。

月亮從海上陞起,鞦天的早晨如此明亮,春天的氣息使萬物生長茂盛。朝廷中的士人日益增多,翰林院的學者都是有學問的士人。

危素先生的文章光彩奪目,與天地造化同在,培育了無數人才。他奉命採訪民間習俗,禮樂制度繁複而陳舊。

忠良和奸佞都已化作黃土,但他們的故事仍通過文字流傳,如同美玉和石頭一般。皇帝下詔脩撰三史,尋找遺失的書籍,直到四明之地,像董狐和司馬遷這樣的史官已經不在了。

唉,千年之後,危素先生這樣的人才是多麽難得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危素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對他學識和才華的贊美。詩人通過描繪危素的活動和影響,展現了他對文化傳承和歷史記載的重要貢獻。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銀蜍濯海”、“淑氣鬯物”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自然景象和人文氛圍。最後,詩人對危素先生的離去表示惋惜,感歎像他這樣的傑出人物難以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