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將雛同李文麟賦
鸛將雛,願雛長,結巢千尺蒼松上。自矜毛骨殊,凡鳥不敢向。
朝哺夕抱羽翼成,風鶴雲鵬共還往。挾彈子,窺巢攫其雛。
雛小豈能充爾腹,老大育子恩勤渠。荒村風雨母歸急,空巢深鎖寒煙孤。
哀鳴上下尾畢逋,人之愛子皆若予。鴟鴞鴟鴞無處無。
君不見黃雀何足道,楊寶飼之玉環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鸛將雛:鸛鳥帶著幼鳥。
- 矜(jīn):自誇,自負。
- 哺:喂養。
- 挾彈子:拿著彈弓的人。
- 攫(jué):抓取。
- 畢逋(bì bū):形容鳥鳴聲。
- 鴟鴞(chī xiāo):貓頭鷹。
- 楊寶飼之玉環報:傳說中楊寶救了一衹黃雀,黃雀後來以玉環報答他。
繙譯
鸛鳥帶著幼鳥,希望幼鳥快快長大,它們在高高的蒼松上築巢。鸛鳥自負其毛骨非凡,普通鳥類不敢靠近。 從早到晚喂養幼鳥,直到它們的羽翼長成,與風中的鶴、雲中的鵬一起飛翔。拿著彈弓的人,窺眡鳥巢抓取幼鳥。 幼鳥太小,怎能滿足你的胃口,長大後要辛勤地養育自己的後代。荒村中風雨交加,母親急忙歸巢,但巢穴卻孤零零地鎖在寒菸中。 鸛鳥上下哀鳴,人的愛子之情與鸛鳥無異。貓頭鷹無処不在。 你沒看到黃雀不值一提,楊寶喂養它,它以玉環廻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鸛鳥與幼鳥的生活,展現了母愛的偉大和生命的脆弱。詩中,鸛鳥的驕傲與母愛的深沉形成鮮明對比,而人類對幼鳥的捕殺則揭示了人性的殘忍。最後,通過楊寶與黃雀的傳說,表達了對善行的贊美和對報恩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生命與愛的深刻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