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撥悶
疏煙點寒蕪,落日低茅屋。
哭子淚未乾,哭女聲相續。
喪亂多憂虞,生死何榮辱。
獨憐白髮親,無以娛心目。
小侄早煢煢,歲艱缺饘粥。
數椽燹火餘,鬱攸忍相蹙。
餘辜信有之,天韜亦云酷。
桂樹萬黃金,可玩不可蓄。
貧富非我能,出處誰從卜。
買臣非漢武,負薪終碌碌。
側聞西山巔,薇蕨寒猶綠。
倚樹畫軒楹,願依白雲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蕪(hán wú):指秋天的荒草。
- 喪亂:指戰亂或社會動盪。
- 憂虞:憂慮和擔憂。
- 榮辱:榮譽和恥辱,這裏指生死的尊嚴。
- 煢煢(qióng qióng):孤獨無依的樣子。
- 饘粥(zhān zhōu):稀飯,這裏指簡單的食物。
- 燹火(xiǎn huǒ):戰火。
- 鬱攸(yù yōu):憂鬱,沉悶。
- 天韜(tiān tāo):天命,命運。
- 出處:指出仕或隱居的選擇。
- 買臣:指漢代朱買臣,曾因貧窮而賣柴,後被漢武帝重用。
- 薇蕨(wēi jué):一種野菜,常用來比喻隱士的食物。
翻譯
秋日的疏煙點綴在寒蕪之上,落日的餘暉低低地灑在茅屋上。我因失去兒子而淚未乾,又因失去女兒而悲聲連連。在這喪亂之中,我多有憂慮,生死之間的榮辱已無關緊要。我獨自憐憫那白髮蒼蒼的親人,他們無法得到心靈的慰藉。小侄兒早早地孤獨無依,歲月艱難,連簡單的食物都缺乏。幾間房屋在戰火後僅存,憂鬱和沉悶交織。我相信自己有罪,命運也確實殘酷。桂樹雖價值萬金,卻只能觀賞而無法擁有。貧富非我所能掌控,出仕或隱居的選擇誰能預知。朱買臣若非遇到漢武帝,他賣柴的生活終將碌碌無爲。我聽說西山之巔,薇蕨在寒風中依舊綠意盎然。我倚着樹,畫下軒楹,願與白雲爲伴,宿于山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淒涼的景象,通過疏煙、寒蕪、落日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蕭瑟的氛圍。詩中,郭鈺表達了對喪子喪女的深切悲痛,以及對戰亂時期生活的無奈和憂慮。他通過對貧富、出處的思考,表達了對命運無常的感慨。最後,詩人嚮往西山之巔的寧靜生活,願與白雲爲伴,體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脫。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