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癡雨:指連綿不斷的雨。
- 頑雲:指厚重的雲層。
- 日華:太陽的光輝。
- 穴垣:牆洞。
- 搶地:急速地觸地,這裏指花朵因雨而凋落。
- 市隱:在城市中隱居。
- 客居:作爲客人居住在外。
翻譯
連綿不斷的雨終於停歇,屋檐上的水滴緩緩落下,厚重的雲層散開,太陽的光輝再次灑滿大地。牆洞中的暗筍被驚動,急速觸地的花朵令人惋惜其幽靜之美。在城市中隱居的感覺比在野外還要寧靜,作爲客人居住在這裏,卻感覺像在家一樣閒適。雖然故鄉的園子也只是暫時的寓所,但心境的安定讓我自然而然地遠離了喧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初晴的景象,通過「癡雨」、「頑雲」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雨勢的連綿和雲層的厚重。詩中「穴垣驚暗筍,搶地惜幽花」一句,既展現了自然景物的細膩變化,又寄寓了詩人對幽靜之美的珍視。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雖身處異鄉,卻能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自在,體現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養浩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在任監察御史時,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被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其父年邁,無人照顧,於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辭官家居,此後屢召不赴。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特拜陝西行臺中丞,辦理賑災,見饑民困苦萬分,難以賙濟,竟爲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 131篇诗文
張養浩的其他作品
- 《 翠陰亭落成自和三首 》 —— [ 元 ] 張養浩
- 《 讀史有感自和二首 其二 》 —— [ 元 ] 張養浩
- 《 綽然亭落成自和二首 其二 》 —— [ 元 ] 張養浩
- 《 山行 》 —— [ 元 ] 張養浩
- 《 山坡羊·一個犁牛半塊田 》 —— [ 元 ] 張養浩
- 《 山坡羊 · 潼關懷古 》 —— [ 元 ] 張養浩
- 《 興和道中 》 —— [ 元 ] 張養浩
- 《 雲莊遣興自和二首 其二 》 —— [ 元 ] 張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