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彭籛(jiān):指彭祖,傳說中長壽之人,籛爲其姓。這裏借指長壽卻如同夢幻般虛幻。
- 五斗折腰:用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典故,意爲爲了微薄俸祿而彎腰侍奉上級。這裏指爲了官俸而不得不有所屈從。
- 慚作縣:爲在縣裏做官感到慚愧。
- 斑:這裏指葉子顏色斑駁,呈現出衰老的樣子。
- 喧聒(guō):嘈雜喧鬧。
翻譯
別人都說五十歲還不適合清閒下來,可我覺得就算像彭祖那樣長壽也不過如夢一般虛幻。爲了那微薄的俸祿而折腰爲官實在讓我慚愧,我這一生就是喜歡開口談論山川勝景。荒敗的村落還沒到傍晚就把門關上了,蒼老的樹木剛剛入秋葉子便已斑駁。只擔心溪邊的老翁厭煩我的嘈雜喧鬧,所以隔着樹林遠遠呼喚野猿,準備與它們一道離去。
賞析
這首詩鮮明地展現了詩人張養浩的志趣和心境。開篇通過與衆人觀點的對比,表明自己對待人生的獨特看法,即便他人認爲五十不宜閒,詩人卻覺得長壽也似夢,體現其對人生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脫心態。 「五斗折腰慚作縣,一生開口愛談山」兩句,用典巧妙,將爲仕途屈從與鍾情自然形成強烈反差,直接表達出對官場的厭倦和對山水的熱愛。中間對荒村、老樹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蕭索、清幽的氛圍,既是眼前之景的寫實,又暗示着詩人內心的寂寥。尾句「只恐溪翁厭喧聒,隔林遙喚野猿還」極富情趣又意味深長,詩人擔心打擾到溪翁,想要呼喚野猿一起遠離,暗示了他渴望遠離塵囂、融入自然的心境,在形象的描寫中讓人感受到詩人高潔、恬淡的情懷以及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遠,頗具藝術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