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陰亭落成自和三首

一退愁城萬里降,從今按堵樂吾邦。 睡殘蕙月猿推枕,吟斷松風鶴啄窗。 槁木不春從換歲,虛舟無物任飄江。 撫尊笑向兒童道,安得佳餚錦鯉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按堵:安居。
  • 蕙月:指月光。
  • 槁木:枯木。
  • 虛舟:空船。
  • 撫尊:舉杯。
  • 錦鯉:指美味佳餚。

翻譯

我終於擺脫了困擾我萬里的憂愁,從今以後可以安心地享受我的家鄉生活。在月光下,我沉沉睡去,彷彿猿猴在推着我的枕頭;當松風吹過,我醒來,聽到鶴在啄窗。枯木隨着新年的到來不再有生機,空船無物,任由江水漂流。我舉杯笑着對孩子們說,哪裏能得到美味佳餚,就像錦鯉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張養浩在退隱之後,對於平靜生活的嚮往和享受。詩中通過「退愁城」、「按堵樂吾邦」等詞句,展現了詩人擺脫世俗紛擾,迴歸自然和家鄉的喜悅。後文以自然景物爲背景,如「蕙月」、「松風」、「鶴啄窗」,營造出一種寧靜而詩意的氛圍。最後,詩人以「撫尊笑向兒童道」展現了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溫馨場景,而「安得佳餚錦鯉雙」則透露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對自然的熱愛。

張養浩

張養浩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在任監察御史時,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被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其父年邁,無人照顧,於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辭官家居,此後屢召不赴。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特拜陝西行臺中丞,辦理賑災,見饑民困苦萬分,難以賙濟,竟爲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