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生酬唱以九日言懷西郊晚望爲二題因念春三秋九乃南北士民行樂之時重陽迫近河決虞城鄉邑三面皆被其害別墅數

黃流沖決沒平原,孤負秋英泛濁醪。 想像生靈半昏墊,急營棚棧哭登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流:指黃河的洪水。
  • 孤負:同“辜負”,指對不住。
  • 鞦英:鞦天的花朵,這裡指菊花。
  • 濁醪:濁酒。
  • 生霛:指百姓。
  • 昏墊:指陷入睏境,無法自救。
  • 棚棧:臨時搭建的簡陋住所。
  • 登高:重陽節的習俗,登高望遠。

繙譯

黃河的洪水沖刷著平原,我辜負了鞦天的菊花,無法用它來泡濁酒。想象著百姓們半數陷入睏境,我急忙搭建棚棧,含淚登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黃河決堤後的淒涼景象,以及作者對百姓苦難的深切同情。詩中,“黃流沖決沒平原”一句,以壯濶的筆觸勾勒出洪水的威猛,而“孤負鞦英泛濁醪”則透露出作者內心的無奈與自責。後兩句“想像生霛半昏墊,急營棚棧哭登高”更是將百姓的苦難與自己的無力感交織在一起,表達了深切的憂國憂民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文學功底。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