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惟善使還上清宮

· 張翥
驛騎翩翩萬里歸,上清山下是巖扉。 金銀宮闕神仙館,河漢文章織女機。 赤羽頻縣行處節,青霞自剪醮時衣。 使途邂逅還相別,回首江雲朔雁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驛騎:古代傳遞公文、信件的馬匹。
  • 翩翩:形容動作輕快。
  • 上清宮:道教聖地,位於江西龍虎山。
  • 巖扉:山岩上的門戶,指山中的道觀。
  • 金銀宮闕:形容道觀的華麗。
  • 河漢:銀河。
  • 織女機:傳說中織女織布的機器。
  • 赤羽:紅色的羽毛,這裏指使者的標誌。
  • 青霞:青色的雲霞,這裏指道士的服飾。
  • :道教的一種祭祀儀式。
  • 使途:使者的旅途。
  • 邂逅:偶然相遇。
  • 江雲朔雁:江上的雲和北飛的雁,象徵離別和遠行。

翻譯

騎着驛馬輕快地歸去,上清山下便是那山岩之門。 道觀如同金銀宮闕,宛若神仙的居所,銀河般的文章彷彿織女的織機。 紅色的羽毛標誌頻頻懸掛,標誌着使者的身份,青色的雲霞自剪,成爲道士祭祀時的衣裳。 使者的旅途偶然相遇又相別,回首望去,只見江上的雲和北飛的雁在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使者從上清宮歸來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道教聖地的神祕與華麗。詩中「驛騎翩翩萬里歸」展現了使者歸途的輕快與遙遠,「上清山下是巖扉」則點明瞭目的地。後文通過對道觀華麗景象的描繪,如「金銀宮闕」、「河漢文章」,以及使者標誌和道士服飾的描述,進一步加深了道教文化的神祕色彩。結尾的「使途邂逅還相別,回首江雲朔雁飛」則表達了旅途中的偶然相遇與離別,以及對遠方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