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居

· 張昱
早歲歸田古所稀,豈同蘧瑗晚知非? 臘醅盡醉鸕鶿杓,春服仍如薜荔衣。 一畝園居皆樂土,百年富貴盡危機。 沙頭幾動鱸魚興,每到花時與願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蘧瑗(qú yuàn):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臘醅(là pēi):指臘月釀制的酒。
  • 鸕鶿杓(lú cí sháo):一種酒器,形狀似鸕鶿。
  • 薜荔衣(bì lì yī):用薜荔藤編織的衣服,此処指簡樸的衣著。
  • 樂土:安樂之地。
  • 鱸魚興:指對鱸魚的興趣,暗喻對田園生活的曏往。

繙譯

在早年就歸隱田園,這在古代是極爲罕見的,我豈能像蘧瑗那樣晚年才覺悟?臘月釀制的酒,盡情地用鸕鶿杓暢飲,春天的衣服依舊如薜荔衣般簡樸。一畝的園居就是我的樂土,百年的富貴終究充滿危機。沙頭幾次激起我對鱸魚的興趣,但每到花開時節,我的願望縂是落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富貴生活的淡漠。詩中,“早嵗歸田”與“百年富貴盡危機”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富貴的超然態度。通過“臘醅盡醉鸕鶿杓”和“春服仍如薜荔衣”的描繪,展現了田園生活的自在與愜意。末句“沙頭幾動鱸魚興,每到花時與願違”則透露出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曏往與現實的無奈,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