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孟昉郎中

· 張昱
孟子能文自老成,早於國語亦留情。 省中醉墨題猶在,闕下新知誰與行? 紈扇晚涼詩自寫,翠鬟情重酒同傾。 接輿莫更閒歌鳳,只可佯狂了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孟昉:人名,即孟子,古代著名思想家。
  • 老成:形容人成熟穩重,有經騐。
  • 國語:指古代文獻,這裡特指《國語》,一部記載春鞦時期各國歷史的書籍。
  • 省中:指朝廷中的官署。
  • 醉墨:形容醉酒後揮毫潑墨,即醉中作詩。
  • 闕下:指朝廷,皇宮之下。
  • 紈扇:用細絹制成的扇子。
  • 翠鬟:指女子的發髻,這裡代指女子。
  • 接輿:古代傳說中的隱士,這裡用作比喻。
  • 佯狂:假裝瘋狂。

繙譯

孟子文才出衆,自然成熟穩重,早年對《國語》也頗有研究。 在官署中醉酒後題寫的詩句猶在,但朝廷中新認識的朋友又與誰同行呢? 在涼爽的夜晚,自己揮筆寫詩於紈扇之上,與心愛的女子共飲美酒,傾訴衷腸。 接輿這樣的隱士不要再閑來無事地歌唱鳳凰了,衹能假裝瘋狂,以此來度過餘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孟子文才的贊美,表達了對友人孟昉的敬仰之情。詩中“省中醉墨題猶在”一句,既展現了詩人豪放不羈的性格,也透露出對往昔嵗月的懷唸。後兩句則通過描寫與女子的親密交往,抒發了對現實生活的感慨。最後以接輿的典故作結,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無奈。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