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卿芷石圖
蓀蘭蕙茝元同譜,零落湘累雜煙雨。
香聯老樹冰霜姿,靜倚雲根鬥清苦。
紺葩同幹晴縣縣,嶄嶄玄璧大比拳。
根通九畹自彷佛,翠結五嶽同連蜷。
四明張君好事者,求得仙毫一揮寫。
至今清思滿沅湘,夢拾驪珠月中把。
芳聲從此如芷香,貞心從此如石剛。
願挹高標脫凡俗,儗結金蘭共徜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蓀蘭蕙茝:四種香草的合稱,分別指蓀、蘭、蕙、茝。
- 湘累:指屈原,因其投湘水自盡,故稱。
- 紺葩:深青色的花。
- 嶄嶄:形容山峯高聳。
- 玄璧:黑色的玉璧。
- 九畹:古代面積單位,一畹等於三十畝,這裏指廣闊的田地。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 沅湘:指沅江和湘江,均流經湖南省。
- 驪珠:傳說中的一種珍貴的珠子,產於驪龍頷下。
- 儗結金蘭:比喻結交朋友,情誼深厚。
翻譯
蓀蘭、蕙茝這些香草本屬同一譜系,它們在湘江邊零落,與屈原的傳說和煙雨交織。這些香草與老樹共存,展現出冰霜般的姿態,靜靜地依偎在雲根之下,爭相展現清苦之美。深青色的花朵與高聳的山峯同根而生,黑色的玉璧般大如拳頭。它們的根系通達廣闊的田地,彷彿與五嶽相連,共同蜿蜒。
四明的張君是個熱愛自然的人,他求得仙人之筆,將這一景象揮灑成畫。至今,沅湘之間的清思仍滿溢,彷彿在夢中拾起驪珠,在月光下把玩。這些香草的芳名從此如同芷香,它們的貞心如同堅石。
願以這些高潔的香草爲榜樣,擺脫凡俗,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結成深厚的友誼,共同徜徉在這美好的自然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蓀蘭蕙茝等香草的描繪,展現了它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以及它們所象徵的高潔品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將香草與老樹、冰霜、雲根等自然元素相結合,以及將它們的根系與五嶽相連,形象地表達了香草的堅韌和高遠。後文通過張君求畫的故事,進一步強調了香草的美名和貞心,以及詩人對於高潔品質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