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葉文範訓導雜詠八首留此巖避暑

· 陳鎰
夏旱雨有數,聚巫還可求。 今年忽大旱,疲民實煎憂。 澗西隱君子,精誠達冥幽。 沛然得甘霔,白水滿田疇。 持杯會鄰里,共賀百榖秋。 館賓栝中彥,亦覺喜氣浮。 詩成遠相寄,念我儒家流。 我昔爲冷官,一飯不易謀。 只今願年豐,買田歸偃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中所用的韻作詩。
  • 葉文範:人名,詩人的朋友。
  • 訓導:古代官名,負責教導。
  • 留此巖:地名,可能是詩人與朋友相聚的地方。
  • 避暑:在炎熱的夏天尋找涼爽的地方休息。
  • 聚巫:聚集巫師祈雨。
  • 疲民:疲憊的百姓。
  • 煎憂:憂慮,焦慮。
  • 澗西:山澗的西邊。
  • 隱君子:隱居的賢人。
  • 精誠:真誠的心意。
  • 達冥幽:達到深遠的神靈之處。
  • 沛然:形容雨勢大。
  • 甘霔:甘霖,及時雨。
  • 白水:清澈的水。
  • 田疇:田地。
  • 百榖:各種穀物。
  • 館賓:賓客,客人。
  • 栝中彥: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儒家流:儒家學者,這裏指詩人自己。
  • 冷官:清閒的官職。
  • 偃休:休息,隱退。

翻譯

依照葉文範訓導的詩韻,我在這裏留下這首詩,以紀念我們在留此巖的避暑時光。

夏天干旱,雨水是有定數的,聚集巫師祈雨或許還能求得。但今年突然大旱,疲憊的百姓實在憂慮。

山澗西邊有位隱居的賢人,他的真誠心意達到了深遠的神靈之處。於是,一場大雨沛然而至,田地裏滿是清澈的水。

我們舉杯相聚,鄰里間共同慶祝各種穀物的豐收。館中的賓客栝中彥,也覺得喜氣洋洋。

詩成之後,他遠寄給我,想到我這個儒家學者。我曾擔任清閒的官職,連一頓飯都難以謀求。現在我只希望年成豐收,買塊田地歸隱休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大旱後,通過隱居賢人的祈求,終於迎來甘霖,使得田地得以滋潤,百姓得以解憂的情景。詩中流露出對自然恩賜的感激,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嚮往。通過對比過去清閒官職的艱辛與現在對豐收的期盼,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和對自然恩澤的珍視。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士人對田園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陳鎰

陳鎰

元處州麗水人,字伯銖。嘗官松陽教授。後築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爲集名。工詩。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