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

· 張翥
七十蛻翁衰病餘,一室儼若維摩居。 孔方無神可使鬼,毛穎已禿不中書。 江湖天遠道塗斷,鼓柝衝寒風雪初。 糠籺明年恐未飽,欲求何地託吾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蛻翁:指年老的人。
  • 儼若:好像,彷彿。
  • 維摩居:維摩詰的居所,這裏指簡樸的居所。
  • 孔方:古代錢幣的別稱,這裏指錢財。
  • 毛穎:毛筆的別稱,這裏指文筆。
  • 不中書:不適合書寫,這裏指文筆已老。
  • 鼓柝:古代報時的鼓聲。
  • 糠籺:粗糧。

翻譯

七十歲的老翁,衰老病弱,居住的環境簡樸得像維摩詰的居所。錢財雖多卻無法驅使鬼神,毛筆已經禿了,不再適合書寫。江湖遙遠,道路中斷,寒風中傳來報時的鼓聲,初雪中衝破寒冷。明年的粗糧恐怕也難以飽腹,想要尋找何處可以安頓我的居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七十歲老翁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詩中,「蛻翁」形象地表達了老翁的衰老,而「維摩居」則反映了其簡樸的生活環境。通過「孔方無神可使鬼」和「毛穎已禿不中書」的對比,詩人巧妙地表達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困境。末句「糠籺明年恐未飽,欲求何地託吾廬」則深刻反映了老翁對未來生活的憂慮和對安穩居所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晚年生活的深刻思考。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