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軒爲吳僧元誼賦

· 張翥
縛竹作禪宇,小於江上舟。 樹聲疑疊浪,月影似中流。 興寄江湖遠,身同世界浮。 懷師燕坐處,吾道在滄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篷軒:用竹子搭建的小屋,此處指吳僧元誼的禪室。
  • 禪宇:禪室,僧人修行的地方。
  • 小於:比...小。
  • 中流:江河中央的水流。
  • 興寄:寄託的情感或志趣。
  • 燕坐:安靜地坐着,指禪修。
  • 滄洲:指遠離塵囂的隱居之地。

翻譯

用竹子捆綁搭建的禪室,比江上的小船還要小。 樹聲聽起來像是層層疊疊的波浪,月光下的影子彷彿在江河中央流動。 我的情感和志趣寄託在遙遠的江湖,我的身體如同世界一樣漂浮不定。 懷念師傅安靜禪修的地方,我的道就在那遠離塵囂的隱居之地。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一個簡陋的禪室,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嚮往和對師傅的懷念。詩中,「樹聲疑疊浪,月影似中流」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將自然景象與禪修的寧靜心境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平和與超脫。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態度。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