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院泰甫兵部既答和拙作且示以佳章僕以汨於校文遂稽貂續仍韻見趣所考既就格輒綴四首錄奉一笑

· 張翥
樓頭疊鼓已三嚴,起聽秋聲滿四檐。 山葉落頻風繞樹,露蛩吟苦月當簾。 煙寒銅獸催香換,漏促金壺報箭添。 笑我原無食肉相,只思蓴鱠薦吳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疊鼓:連續敲鼓。
  • 三嚴:三次嚴整,指鼓聲連續三次。
  • 露蛩:露水中的蟋蟀。
  • 銅獸:指香爐上的獸形裝飾。
  • 金壺:古代計時器,內裝水,通過滴水來計時。
  • 報箭:指金壺中水滴落,箭形標記隨之移動,報告時間。
  • 食肉相:指富貴之相。
  • 蓴鱠:蓴菜和鱠魚,兩者常一起食用。
  • 吳鹽:吳地產的鹽,以細白著稱。

翻譯

樓頭連續敲鼓已經三次嚴整,我起身傾聽秋天的聲音充滿了四面的屋檐。 山中的樹葉頻繁落下,風繞着樹吹,露水中的蟋蟀吟唱着苦澀,月亮正對着簾子。 煙霧中的銅獸催促着香爐換香,金壺中的水滴加速,報告着時間的流逝。 笑着我原本沒有富貴之相,只想着用蓴菜和鱠魚配上吳地的鹽來享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鼓聲、秋風、落葉、蟋蟀的吟唱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樓頭疊鼓已三嚴」和「漏促金壺報箭添」巧妙地利用了鼓聲和計時器的形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結尾的「笑我原無食肉相,只思蓴鱠薦吳鹽」則透露出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富貴的不屑,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態度。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