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貞丙申僑居村落與廣文廉君貞卿嘗聚首學宮僕繼以金榖之職留吳中越二載君亦來臨愛重之情不減於昔以是終日相
萬卷生涯濟世才,十年淮浙兩書齋。
古今時變花經眼,南北人情酒放懷。
且託功名同敝屣,終期膏澤到枯荄。
阿儂似是轅中驥,送客題詩欲悶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貞丙申:元代年號,丙申年。
- 僑居:暫時居住在異鄉。
- 廣文:指學識廣博的文人。
- 廉君貞卿:人名,廉貞卿。
- 學宮:古代的學校。
- 金榖:指官職,金榖是古代官名。
- 吳中:地名,今江蘇蘇州一帶。
- 黃鵠之辭:比喻離別的詩文。
- 濟世才:有治理國家才能的人。
- 兩書齋:兩個書房,指在不同地方的學習經歷。
- 花經眼:比喻時間的流逝。
- 酒放懷:飲酒以抒發情懷。
- 敝屣:破舊的鞋子,比喻不值得珍惜的東西。
- 膏澤:恩澤,比喻恩惠。
- 枯荄:枯萎的草根,比喻貧苦的人。
- 阿儂:我,古代吳語中的自稱。
- 轅中驥:比喻有才能而未被重用的人。
- 悶排:排遣鬱悶。
翻譯
我這位擁有萬卷書和濟世之才的人,十年間在淮河與浙江兩地都有我的書房。古今變遷,時間如花般匆匆過眼,南北人情,酒中放懷暢飲。暫且將功名看作如同破舊的鞋子,最終期望能施恩澤於那些枯萎的草根。我似乎像是轅中的良馬,未被重用,送別客人時題詩以排遣心中的鬱悶。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曹伯啓對時光流逝、人生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功名富貴的淡泊態度。詩中,「萬卷生涯濟世才」展現了詩人的學識與抱負,「古今時變花經眼」則巧妙地以花喻時,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後句「且託功名同敝屣」顯示出詩人對功名的超然,而「終期膏澤到枯荄」則透露出詩人對社會底層人民的關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