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寺

千峯秀出青蓮宇,下界神龍走風雨。帝遣靈鰲戴此峯,來作中吳天一柱。 吳王宮雉結浮雲,日日西施醉歌舞。春□館娃樂未終,敵人隔江嘗膽苦。 夜半越師溪上來,翻手繁華化爲土。硯池鳥下詠青蘋,樵路幽香來秋塢。 昔時寶屧響瑤階,誰信荊榛上修廡。惟有琴臺石,峨峨似蒼虎。 吾將煉成金,天高不可補。飛閣當天開,五湖三江入窗戶。 君不見鴟夷子,浮沈兩國煙波裏。屬鏤讒鋒固莫辭,恥雪夫差肯知止。 肯知止,今人寧無鼎鐺耳!奈何古之人,九泉呼不起,酒盡蘋蕪三萬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巖寺: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的一座古寺。
  • 青蓮宇:指寺廟,佛教中常用青蓮象徵清淨。
  • 神龍:神話中的龍,常用來形容神祕或強大的力量。
  • 靈鰲:神話中的巨龜,常用來象徵穩固或支撐。
  • 中吳:指古代吳國的中部地區,即今蘇州一帶。
  • 宮雉:宮牆,這裏指吳王的宮殿。
  • 浮雲:比喻變幻無常的事物。
  • 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後被吳王夫差所寵愛。
  • 館娃:指西施,古代美女的代稱。
  • 嘗膽:比喻忍辱負重,準備復仇。
  • 越師:越國的軍隊。
  • 硯池:指文人的硯臺,這裏可能指寺廟中的水池。
  • 青蘋:水生植物,這裏可能指水池中的植物。
  • 樵路:砍柴人走的小路。
  • 秋塢:秋天的山塢,指偏僻的山谷。
  • 寶屧:珍貴的鞋子,這裏可能指宮女的鞋子。
  • 瑤階:玉石臺階,指宮殿的臺階。
  • 荊榛:荊棘和雜草,形容荒涼。
  • 修廡:修長的廊道。
  • 琴臺石:可能是指寺廟中的一塊石頭,形狀似琴臺。
  • 蒼虎:青黑色的虎,這裏形容石頭的顏色和形狀。
  • 鴟夷子:春秋時期越國的大夫,後被吳王夫差所殺。
  • 屬鏤:指鴟夷子的屍體被吳王夫差用鏤空的鼎煮。
  • 讒鋒:讒言,這裏指導致鴟夷子被殺的讒言。
  • 鼎鐺耳:鼎的耳,這裏比喻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 蘋蕪:草木叢生的樣子,這裏可能指荒涼的景象。

翻譯

靈巖寺坐落在千峯秀美的山中,如同青蓮般的寺廟在風雨中顯得神祕莫測。傳說中帝派遣靈鰲來支撐這座山峯,使其成爲中吳地區的天柱。吳王的宮殿高聳入雲,西施每日在此醉心於歌舞。春天裏,西施的歡樂似乎永無止境,而隔江的敵人卻在忍受着苦楚,準備復仇。夜半時分,越國的軍隊悄然來襲,一瞬間繁華化爲塵土。寺廟中的硯池旁,鳥兒在青蘋上吟唱,樵夫的小路上飄來幽香。曾經珍貴的鞋子在玉石臺階上響起,如今卻只有荊棘和雜草覆蓋的修長廊道。只有那塊形似琴臺的石頭,依然像蒼虎一樣屹立不倒。我欲煉成金,但天高不可補。飛閣高聳,彷彿直達天際,五湖三江的美景盡收眼底。你看那鴟夷子,在兩國之間的煙波中沉浮。即使面對讒言和死亡的威脅,他也寧願保持尊嚴,不爲夫差的恥辱而屈服。如果他知道適可而止,現代人難道就沒有重要的人物或事物嗎?無奈古人已逝,九泉之下無法再起,酒已盡,荒涼的景象延伸至三萬裏。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靈巖寺及其周圍環境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變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如神龍、靈鰲、吳王宮殿、西施歌舞等,構建了一個既神祕又充滿歷史感的畫面。詩人通過對古蹟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現實荒涼的感慨。同時,詩中也隱含了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思考,如鴟夷子的悲劇,反映了詩人對忠誠與尊嚴的讚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藝術魅力的作品。

張天英

元溫州永嘉人,字羲上,一字楠渠,號石渠居士。酷志讀書,穿貫經史。徵爲國子助教。性剛嚴,不好趨謁,再調不就。工詩,尤善古樂府。有《石渠居士集》。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