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使君本寧之陝西分省歌

去年嗣宗客薊門,腰下寶玦貽王孫。 不知私語何所道,但道阿戎勝阿渾。 汝忘少年我忘老,吾弟翩翩詩亦好。 罷酒行趨長樂鍾,更衣醉藉津陽草。 忽傳春色厭承明,驄馬驂驔下玉京。 是時吾仗渚宮節,秦山漢水遙相縈。 紫微花開紫微舍,笑撚金魚紫微下。 年同北府荀中郎,官豈江州白司馬。 健兒投筆不足奇,翻手覆手在一時。 第栽梧竹棠陰後,應須還汝鳳皇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嗣宗:指王世貞自己,嗣宗是他的字。
  • 薊門: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帶。
  • 寶玦:一種玉製的佩飾。
  • 貽:贈送。
  • 阿戎:指李使君,阿戎是對年輕男子的親暱稱呼。
  • 阿渾:可能是指另一個人,具體不詳。
  • 翩翩:形容風度優雅。
  • 長樂鍾:指宮中的鐘聲。
  • 津陽草:一種草名,可能指宮廷中的草地。
  • 承明:指皇帝的宮殿。
  • 驄馬:青白色的馬。
  • 驂驔:形容馬跑得快。
  • 玉京:指京城。
  • 渚宮節:指王世貞的官職。
  • 紫微花:一種花名,可能指宮廷中的花。
  • 紫微舍:指宮廷中的住所。
  • 金魚:指官服上的裝飾。
  • 北府荀中郎:指荀彧,三國時期曹操的重要謀士。
  • 江州白司馬: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
  • 健兒:指勇士。
  • 投筆:指棄文從武。
  • 翻手覆手:形容事情變化快。
  • 梧竹棠陰:指美好的環境。
  • 鳳皇池:指皇帝的御池。

翻譯

去年我在薊門做客,腰間佩戴的寶玦送給了李使君。不知道我們私下裏說了些什麼,只聽他說你比阿渾更勝一籌。你忘了年輕時的我,我也忘了老去的自己,我的弟弟風度翩翩,詩也寫得好。酒罷後,我們走向長樂宮聽鐘聲,更衣後在津陽草地上醉臥。忽然聽說你對宮廷生活感到厭倦,騎着快馬離開了京城。那時我正持節前往秦山漢水之地,遙望着遠方的景色。在紫微花盛開的紫微舍下,你笑着摘下金魚裝飾,彷彿北府的荀彧,卻不是江州的白居易。勇士棄文從武並不稀奇,事情的變化快如翻手覆手。在栽種梧竹和棠陰之後,你應該會回到皇帝的御池。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贈給李使君的,表達了對李使君的讚賞和期望。詩中通過回憶和對比,展現了李使君的風采和才華,同時也透露出對李使君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詩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宮廷生活的描繪和對李使君個性的刻畫,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采和情懷。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