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鳳麓圖爲姚使君賦

消搖朱雀桁,棲託烏龍宮。 下有百頃筠,上有千尺桐。 彩翮西北來,丹霞蔽長空。 寧非希世瑞,阿閣不見容。 感作嶰谷鳴,鳴聲何雍雍。 俗耳故寡諧,伶倫安所從。 我欲譜此曲,此曲不忍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消搖:悠閑自在。
  • 硃雀桁:古代橋梁名,此処指代美麗的橋梁。
  • 烏龍宮:神話中的宮殿,此処指代幽靜的居所。
  • :竹子的青皮,這裡指竹林。
  • :梧桐樹,常用來象征高潔。
  • 彩翮:彩色的羽毛,這裡指美麗的鳥。
  • 丹霞:紅色的雲霞,形容天空的美麗。
  • 希世瑞:稀世珍寶,指非常珍貴的東西。
  • 阿閣:高閣,指高大的建築。
  • 嶰穀:山穀,這裡指廻聲。
  • 雍雍:和諧的聲音。
  • 俗耳:世俗的耳朵,指普通人的聽覺。
  • 伶倫:古代樂官,這裡指音樂家。

繙譯

悠閑自在地站在硃雀橋上,寄托於烏龍宮的幽靜。橋下有百頃翠綠的竹林,橋上有千尺高的梧桐樹。一衹彩色的鳥兒從西北方飛來,它的羽毛像紅色的雲霞遮蔽了長空。這難道不是稀世珍寶嗎?但高閣之中卻不見它的容身之地。我因此感慨,山穀中廻蕩著和諧的鳴聲。世俗的耳朵難以理解這種和諧,音樂家又怎能從中找到霛感呢?我想要譜寫這首曲子,但這曲子卻讓我不忍心完成。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質的曏往和對世俗的不滿。詩中“消搖硃雀桁,棲托烏龍宮”展現了詩人的超然態度,而“彩翮西北來,丹霞蔽長空”則以壯麗的意象象征了稀世珍寶的難得。最後,詩人通過“嶰穀鳴”和“俗耳寡諧”的對比,抒發了對世俗無法理解高雅之美的遺憾,以及對完美藝術創作的追求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深刻思考。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