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南華效白沙體

曉起籃輿快一登,三杯卯酒未瞢騰。 天於勝地開三昧,我與盧能共一燈。 雲外飛來千世界,杖頭攀處幾崚嶒。 買鄰不用袈裟卜,自解藤蓑自曲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籃輿(lán yú):古代一種用竹子編成的轎子,這裏指乘坐籃輿。
  • 卯酒:早晨喝的酒。
  • 瞢騰(méng téng):形容酒醉後迷糊不清的樣子。
  • 勝地:風景優美的地方。
  • 三昧(sān mèi):佛教用語,指事物的要訣或精義。
  • 盧能:即盧仝,唐代詩人,這裏可能指與盧仝一樣,與佛教有緣。
  • 一燈:佛教中指明燈,比喻佛法或智慧。
  • 千世界:佛教用語,指宇宙間無數的世界。
  • 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峯高聳、險峻。
  • 買鄰:指選擇鄰居。
  • 袈裟(jiā shā):佛教僧人的法衣。
  • 藤蓑(téng suō):用藤條編織的蓑衣,比喻簡樸的生活。
  • 曲肱(qū gōng):彎曲手臂,這裏指簡樸的生活方式。

翻譯

清晨起來,乘坐籃輿愉快地登高,早晨喝了三杯酒還未醉倒。 天地在勝地中開啓了它的精義,我與盧仝一樣,與佛法有着不解之緣。 雲外飛來無數的世界,我拄着柺杖攀登,幾座山峯高聳險峻。 選擇鄰居不必用袈裟來占卜,我自己解下藤蓑,過着簡樸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清晨登高的情景,通過「籃輿」、「卯酒」等詞語,展現了詩人的閒適與自在。詩中「天於勝地開三昧,我與盧能共一燈」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嚮往和與佛教文化的深厚聯繫。後兩句「雲外飛來千世界,杖頭攀處幾崚嶒」則通過宏大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廣闊世界的嚮往和對自然山水的讚美。結尾的「買鄰不用袈裟卜,自解藤蓑自曲肱」則體現了詩人追求簡樸生活的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