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頤齋道人歌

頤齋道人性衝泊,蕭然遠慕桑柴風。 有時幅巾去入社,脫縱世外凌孤鴻。 吟詩不作煙火氣,遣興每陟羅浮宮。 何當共約飛雲頂,三峯上界看鴻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衝泊:淡泊,不追求名利。
  • 桑柴風:指田園生活,桑柴指農家的日常。
  • 幅巾:古代男子用一幅絹束髮,稱爲幅巾。這裏指簡樸的裝束。
  • 煙火氣:指世俗的紛擾和繁華。
  • 羅浮宮:指羅浮山,道教名山,位於廣東省。
  • 飛雲頂:羅浮山的最高峯。
  • 鴻濛: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這裏指高遠、神祕的境界。

翻譯

頤齋道人性格淡泊,遠離塵囂,嚮往田園生活的寧靜。 有時他簡樸地束髮,離開塵世,超然物外,如同孤鴻一般高飛。 他吟詩不爲世俗所累,遣興時常常登臨羅浮山,遠離塵囂。 真希望有一天能與他共同登上飛雲頂,在三峯之上,一同觀賞那高遠神祕的宇宙之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頤齋道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生活態度。通過「衝泊」、「桑柴風」等詞語,表達了道人對簡樸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繁華世界的超然態度。詩中「幅巾去入社」、「吟詩不作煙火氣」等句,進一步以具體的形象展現了道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結尾的「飛雲頂」、「看鴻濛」則寄託了對高遠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