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亭爲高明楊上舍題四首春

綠陰重護北窗櫺,一味涼風解宿醒。 湘簟藤牀欹枕後,不將真趣問淵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川亭:建在河畔的亭子。
  • 上舍:古代對有學問的士人的尊稱。
  • 綠陰:綠色的樹蔭。
  • 北窗櫺:北面窗戶的窗格。
  • 一味:一種,這裏指持續不斷的。
  • 涼風:涼爽的風。
  • 解宿醒:解除昨夜的醉意。
  • 湘簟:用湘竹製成的席子。
  • 藤牀:用藤條編制的牀。
  • 欹枕:斜靠在枕頭上。
  • 真趣:真正的樂趣或意境。
  •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以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態度聞名。

翻譯

河畔的亭子被綠蔭重新遮蔽,北窗的窗格也隱約可見。一陣涼風持續吹來,彷彿解除了昨夜的醉意。我斜靠在湘竹蓆和藤牀上,枕着枕頭,卻不再去探尋陶淵明所追求的那種真正的樂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的夏日景象,通過「綠陰」、「涼風」等自然元素,傳達出一種清涼與寧靜的氛圍。詩人通過「解宿醒」暗示了昨夜的歡聚與醉意,而「不將真趣問淵明」則表達了一種超脫與自得其樂的生活態度,不再刻意追求陶淵明式的隱逸生活,而是享受當下的寧靜與自在。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