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倫穗石之留都

局曹閒雜協高情,何遜才名重兩京。 王謝宅邊聞燕語,雨花臺上聽雞鳴。 秋深牛首題應遍,月到秦淮句轉清。 休向六朝尋舊事,滿堤煙柳障臺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局曹:指官署。
  • 閒雜:指閒暇之餘。
  • 協高情:和諧高尚的情感。
  • 何遜:南朝梁詩人,以才情著稱。
  • 才名:才華和名聲。
  • 兩京:指南京和北京。
  • 王謝:指東晉時期的王導和謝安,代指高門世族。
  • 燕語:燕子的叫聲。
  • 雨花臺:位於南京,是一處歷史名勝。
  • 聽雞鳴:指清晨的雞鳴,象徵新的一天的開始。
  • 牛首:指南京的牛首山,也是一處名勝。
  •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是南京的文化象徵。
  • 句轉清:詩句變得清新。
  • 六朝:指中國歷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個朝代。
  • 滿堤煙柳:指河岸上滿是煙霧繚繞的柳樹。
  • 臺城:指南京的古城牆。

翻譯

在官署的閒暇之餘,我們共同享受着高尚的情感,何遜的才名在南京和北京都極爲顯赫。在王謝舊宅邊,我們聽到燕子的叫聲,在雨花臺上,我們聆聽清晨的雞鳴。深秋時節,牛首山的景色應該已經被我們題詩遍了,當月亮照耀秦淮河時,我們的詩句變得更加清新。不要再去尋找六朝的舊事了,滿堤的煙柳已經遮蔽了臺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倫穗石前往留都(南京)的情景,通過對南京名勝的描繪,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對南京文化的讚美。詩中運用了何遜的典故,以及王謝、雨花臺、牛首山、秦淮河等南京的地標,展現了南京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尾聯則通過「滿堤煙柳障臺城」的意象,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時光的流逝,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前程的美好期待。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