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遊倫樾溪靜深樓

秋色冥冥寒四山,園亭深跨六池間。 窺鷗狎鷺若爲主,鐵幹虯枝自作關。 水石窩中餘畫幅,煙霞封外即塵寰。 醉來欹枕滄浪上,滿地榆花共一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冥冥:昏暗的樣子。
  • 寒四山:四周的山顯得寒冷。
  • 深跨:深遠地跨越。
  • 六池:六個池塘。
  • 窺鷗狎鷺:窺視海鷗,親近鷺鳥。
  • 若爲主:好像是這裏的主人。
  • 鐵幹虯枝:形容樹木枝幹堅硬扭曲。
  • 自作關:自然形成屏障。
  • 水石窩:水邊的石頭凹陷處。
  • 煙霞封外:煙霧和霞光籠罩之外。
  • 即塵寰:就是塵世。
  • 欹枕:斜靠在枕頭上。
  • 滄浪:水名,這裏指水面。
  • 滿地榆花:滿地的榆樹花。
  • 共一灣:共同構成一個灣。

翻譯

秋天的景色昏暗,四周的山顯得寒冷,園亭深遠地跨越在六個池塘之間。窺視海鷗,親近鷺鳥,它們好像是這裏的主人,而堅硬扭曲的樹枝自然形成了一道屏障。在水邊的石頭凹陷處,彷彿還殘留着畫幅,而煙霧和霞光籠罩之外,就是塵世。醉酒後斜靠在枕頭上,望着水面,滿地的榆樹花共同構成一個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園亭的靜謐景象,通過「秋色冥冥」、「寒四山」等詞語傳達了秋日的悽清與寧靜。詩中「窺鷗狎鷺若爲主,鐵幹虯枝自作關」生動地表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處,以及自然景物的主導地位。後句「水石窩中餘畫幅,煙霞封外即塵寰」則巧妙地將自然美景與塵世相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留戀和對塵世的超脫。最後,「醉來欹枕滄浪上,滿地榆花共一灣」則以一種悠然自得的態度,展現了詩人在自然中的愜意與滿足。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