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闕
宣和負與國,復渝海上盟。
一念不勝貪,宇宙遂佳兵。
朱仙十三詔,竟分南北形。
奕世言恢復,聊爾美其名。
開禧大辱國,符離亦無成。
孱然史越王,持重見譏評。
貴壽復世延,毋乃當帝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宣和:宋徽宗的年號,此處指宋徽宗時期。
- 負與國:辜負了國家。
- 復渝:再次違背。
- 海上盟:指南宋與金朝的海上之盟,後被宋徽宗違背。
- 一念不勝貪:一時的貪念無法自控。
- 宇宙:此處指天下。
- 佳兵:好戰。
- 朱仙:指南宋將領朱仙。
- 十三詔:指朱仙被連續十三次下詔召回,但未果。
- 南北形:指南北對峙的局面。
- 奕世:連續幾代。
- 開禧:南宋寧宗的年號,此處指開禧北伐。
- 大辱國:指開禧北伐失敗,國家蒙受恥辱。
- 符離:指南宋將領符離。
- 孱然:軟弱無力的樣子。
- 史越王:指南宋的史彌遠和越王趙構。
- 持重:謹慎穩重。
- 譏評:批評。
- 貴壽:尊貴長壽。
- 世延:世代延續。
- 毋乃:難道不是。
- 當帝情:符合皇帝的心意。
翻譯
宣和年間,宋徽宗辜負了國家,再次違背了與金朝的海上之盟。一時的貪念無法自控,導致天下好戰。朱仙被連續十三次下詔召回,最終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連續幾代人都談論恢復中原,只是美其名而已。開禧年間,北伐失敗,國家蒙受恥辱,符離也沒有取得成功。軟弱無力的史彌遠和越王趙構,因爲謹慎穩重而受到批評。他們尊貴長壽,世代延續,難道不是符合皇帝的心意嗎?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宋朝歷史的回顧,批判了當時的政治決策和軍事行動。詩中,「宣和負與國」和「一念不勝貪」直接指出了宋徽宗的錯誤決策和貪婪心態,導致了國家的動盪和戰爭的頻繁。後文通過對朱仙、開禧北伐等歷史事件的提及,進一步揭示了南宋朝廷的軟弱和無能,以及對恢復中原的空談。最後,詩人以諷刺的口吻指出,那些尊貴長壽的官員們,他們的存在只是符合皇帝的心意,而非真正爲國家着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當時政治現狀的深刻不滿和批判。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八月十六日攜酒高坐寺同郭道人次父王山人承父孫山人齊之徐司理茂吳鄒學憲彥吉梅茂才禹金凡七人分韻餘得南字 》 —— [ 明 ] 王世貞
- 《 四十詠高太史啓 》 —— [ 明 ] 王世貞
- 《 李伯承遷尚寶丞卻寄 》 —— [ 明 ] 王世貞
- 《 虞山謠 》 —— [ 明 ] 王世貞
- 《 為凌郡丞題柴桑雅致圗 》 —— [ 明 ] 王世貞
- 《 程孟孺謁餘武昌以是日至而餘以是日發因偕登廬嶽各返故里遂成二絕爲贈並呈豫章諸王孫 》 —— [ 明 ] 王世貞
- 《 沈太史請告歸嘉禾走筆問之 》 —— [ 明 ] 王世貞
- 《 送葉子漢赴成都令葉頗能詩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