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行當雁門太守

陸行疲車馬,水行費舟航。 壯男罷耕耒,小婦拋蠶筐。 商賈爲廢市,擔者弛其裝。 老父攜弱兒,踉蹌趨且僵。 一州十七邑,傾都以彷徨。 借問何所之,雲送我郭公。 郭公未下車,十室九尚空。 郭公下車後,流徙即其宮。 朝下賑粟書,夕上蠲租章。 去彼蟊與螟,樹我稻與桑。 一檄飽我飢,再檄起痍傷。 三檄潢池內,帖帖波不揚。 連城千萬家,家家有郭公。 百吏當讞案,案案有郭公。 原田鋤春雨,公若親勸農。 橫海出樓船,公若親在行。 弱者忘其弱,強者諱其強。 日爲郭公日,霜者郭公霜。 初旭映東嵎,郭公坐堂皇。 出則剖盈庭,入則理堆牀。 退食無三簋,解勞僅三觴。 目不睹優施,耳不聽清商。 席客唯籩豆,實篚鮮玄黃。 不發居間書,不畏黃門郎。 誰妒我郭公,嗟嗟彼狡童。 彼狡亦何知,疇能掩帝聰。 臣某誠無狀,臣斥分固當。 貝錦亦有絲,薏苡亦有囊。 浮塵翳明鏡,磨之當益光。 重袖襺都樑,發之當益芳。 德星在女牛,一夜徙他方。 甘霖正霢霂,改潤隔塍秧。 蹇驢困康莊,騏驥眼大荒。 伯樂一相顧,天路遂騰驤。 願公健匕箸,願公壽無疆。 公以袞衣來,竹馬滿道傍。 今日悲相別,別後莫相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丞:古代官名,相當於地方的高級行政長官。
  • 雁門太守:古代官職,指管理雁門地區的行政長官。
  • 罷耕耒:停止使用耕田的工具。
  • 蠲租章:免除租稅的文書。
  • 蟊與螟:害蟲的名稱,比喻危害百姓的壞人。
  • 潢池:古代水池的名稱,這裏比喻平靜的水面。
  • 讞案:審判案件。
  • 橫海:橫渡大海。
  • 優施:古代的娛樂表演。
  • 清商:古代音樂的一種,這裏指高雅的音樂。
  • 籩豆:古代祭祀時用的器具。
  • 玄黃:指珍貴的禮物。
  • 黃門郎:古代官職,指皇帝身邊的侍從。
  • 貝錦:織有貝殼圖案的錦緞,比喻誣陷的言辭。
  • 薏苡:一種植物,其果實可入藥,比喻無辜被誣陷。
  • 襺都梁:古代的一種香料。
  • 德星:古代認爲的吉祥之星。
  • 霢霂:細雨。
  • 塍秧:田間的稻秧。
  • 伯樂:古代著名的馬匹鑑賞家。
  • 袞衣:古代帝王或高級官員的禮服。

翻譯

陸地上行走使車馬疲憊,水上航行則耗費舟船。壯年的男子放棄了耕田,年輕的婦人拋下了養蠶的筐。商人們停止了市場交易,挑夫們也放下了他們的擔子。老人帶着幼小的孩子,踉蹌地走着,快要倒下。一個州里有十七個縣,整個都市都陷入了彷徨。有人問他們要去哪裏,他們說要去送我們的郭公。郭公還未到達,十戶人家九戶空。郭公一到任,流離失所的人就回到了他們的家園。早上發佈免稅的命令,晚上又頒佈免租的文書。除去那些害蟲,種植我們的稻米和桑樹。一紙命令解決了我們的飢餓,再一紙命令治癒了我們的創傷。三紙命令使水面平靜,不再有波瀾。千家萬戶,家家都有郭公的庇護。百官處理案件,每案都有郭公的身影。在春雨中耕作的田地,郭公彷彿親自在勸農。橫渡大海的樓船,郭公彷彿親自指揮。弱者忘記了他們的弱小,強者也不再炫耀他們的強大。每天都是郭公的日子,霜雪也是郭公的霜雪。初升的太陽照耀東方,郭公坐在高堂之上。出門處理堆積如山的案件,回家整理雜亂的牀鋪。用餐簡單,解勞僅三杯酒。眼睛不看不正當的娛樂,耳朵不聽高雅的音樂。招待客人只有簡單的食物,禮物也不奢華。不發出中間人的信件,不怕皇帝身邊的侍從。誰會嫉妒我們的郭公呢,唉,那個狡猾的少年。那個狡猾的人又知道什麼呢,誰能矇蔽皇帝的智慧。我這個臣子確實無能,被斥責也是理所應當。即使是織有貝殼圖案的錦緞,也有絲線;即使是無辜的薏苡,也有囊袋。浮塵遮住了明鏡,擦拭後會更加明亮。重新整理香料,散發出的香氣會更加芬芳。吉祥的星星在女牛座,一夜之間移到了別的地方。甘霖正滋潤着,改變了田間的稻秧。蹇驢在寬闊的大道上困頓,騏驥在大荒中顯眼。伯樂一顧,天路就騰飛起來。願郭公健康長壽,願郭公的壽命無疆。郭公穿着禮服來,竹馬遍佈道旁。今天悲傷地告別,別後請不要忘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郭公作爲地方官員的勤政愛民形象,通過對比郭公到任前後的社會狀況,展現了他的政績和民衆對他的深厚感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蟊與螟」比喻害蟲,象徵危害百姓的壞人;「潢池」比喻平靜的水面,象徵郭公治理下的社會安定。通過這些生動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郭公的敬仰和對良好政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