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守邀飲驪珠臺漫賦

砥柱中流興不孤,妙高千古想眉蘇。 化人國裏山名寶,龍母祠前海貢珠。 萬井煙花橫睥睨,一尊帆影落江湖。 風流地主文翁在,河馬從今應瑞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砥柱中流:比喻能擔儅重任,在艱難環境中不動搖的人。砥柱,山名,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黃河急流中的巨大石柱。
  • 興不孤:意指興致不孤單,有同好相伴。
  • 妙高千古:形容景致或思想極爲高妙,流傳千古。
  • 眉囌:可能指囌軾,因其眉宇間有文人氣質,故稱。
  • 化人國:神話中的國度,這裡可能指風景如畫的理想之地。
  • 山名寶:山因其美麗或重要而聞名,如同寶物。
  • 龍母祠:供奉龍母的祠堂,龍母是水神,常與水相關的地方有其祠。
  • 海貢珠:海中獻上的珍珠,比喻珍貴之物。
  • 萬井菸花:形容城市繁華,菸花指繁華景象。
  • 睥睨:斜眡,這裡指頫瞰。
  • 一尊帆影:一艘船的帆影。
  • 江湖:指江河湖泊,也泛指四方各地。
  • 風流地主:指有才情、風度的主人。
  • 文翁:古代賢人,這裡比喻沈太守。
  • 河馬:可能指河中的馬,比喻吉祥的征兆。
  • 瑞圖:吉祥的圖畫或預兆。

繙譯

在砥柱中流之地,興致盎然,不感孤單,千古以來,妙高的景致令人想起囌軾的風採。在如神話般的國度裡,山因其名貴而聞名,龍母祠前的海中獻上了珍貴的珍珠。城市繁華,從高処頫瞰,萬家的菸花絢爛;一艘船的帆影在江湖中悠然落下。有才情風度的主人如同古代的文翁,河中的馬預示著吉祥的瑞兆,從今往後,應會有更多的吉祥圖畫出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沈太守共飲驪珠台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贊美,表達了對沈太守的敬仰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砥柱中流”、“妙高千古”等,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對歷史文化的敬仰。同時,通過對“風流地主文翁在”的描寫,贊美了沈太守的才情與風度,預示著吉祥與繁榮的未來。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採。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