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二王帖歌
右軍正行妙入神,大令破體皆天真。
墨池一派流不斷,萬古誰步琅琊塵。
蘭亭之胤何紛紛,片紙幾盡江南珉。
只今諸帖重淳化,奚家墨沈猶如新。
李懷琳手王著眼,珷玞遂混連城珍。
臨江選石最精絕,二王以外知無人。
麝煤輕拂薄蟬翅,苔文細暈生魚鱗。
高帝子孫盡隆準,坐使重儓那得伸。
寶船再墮野人手,貧裏於今知不貧。
牙籤玉軸小貞觀,雄飛雌逐家延津。
明窗響拓日再過,縱拙肯作平原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右軍:指王羲之,因其曾任右軍將軍,故稱。
- 大令:指王獻之,王羲之的兒子,曾任中書令,故稱。
- 破躰:指王獻之的書法風格,突破傳統,自成一躰。
- 瑯琊:王羲之的故鄕,今山東臨沂,此指王羲之的書法。
- 蘭亭:指王羲之的《蘭亭序》。
- 胤:後代,此指《蘭亭序》的摹本。
- 瑉:美石,此指珍貴的書法作品。
- 淳化:指宋太宗淳化年間的《淳化閣帖》。
- 奚家:指奚鼐,唐代書法家,此指其書法作品。
- 李懷琳:唐代書法家。
- 王著:指王羲之的書法作品。
- 珷玞:玉石混襍,此指真偽難辨的書法作品。
- 臨江:指臨摹江山的書法。
- 麝煤:指墨。
- 蟬翅:形容墨跡輕薄。
- 苔文:指墨跡如苔蘚般自然。
- 魚鱗:形容墨跡的紋理。
- 隆準:高鼻梁,此指高超的書法技藝。
- 重儓:重負,此指書法作品的珍貴。
- 寶船:指珍貴的書法作品。
- 野人:指普通人。
- 牙簽玉軸:形容書法作品的裝幀精美。
- 小貞觀:指書法作品的精美程度。
- 延津:地名,此指書法作品的流傳。
- 響拓:指拓印書法作品。
- 平原筋:指平原君的書法風格。
繙譯
王羲之的正書和行書妙入神境,王獻之的破躰書法皆顯天真。墨池一脈流傳不絕,萬古以來誰能步其後塵。蘭亭序的摹本何其繁多,片紙幾乎耗盡了江南的美石。如今諸帖中以淳化閣帖最爲重要,奚鼐的墨跡依舊如新。李懷琳的手筆與王羲之的作品難以分辨,玉石混襍遂使連城之珍混淆。臨摹江山的書法選石最爲精絕,二王之外無人能及。墨跡輕拂如薄蟬翅,紋理細膩如生魚鱗。高帝的子孫書法技藝高超,使得珍貴的書法作品難以伸展。珍貴的書法作品再次落入普通人手中,貧窮之中如今卻知不貧。書法作品裝幀精美,雄飛雌逐於家中的延津。明窗下拓印書法作品日複一日,縱使拙劣也不願模倣平原君的書法風格。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書法藝術,通過對比歷代書法作品的流傳與評價,表達了對二王書法的極高推崇。詩中“墨池一派流不斷”形容二王書法的影響深遠,而“蘭亭之胤何紛紛”則反映了後人對《蘭亭序》的追捧。詩末提及“縱拙肯作平原筋”,表明即使自己的書法技藝不精,也不願模倣他人,躰現了對書法藝術獨立性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書法藝術的熱愛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