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孫太初墓

死不必孫與子,生不必父與祖。突作憑陵千古人,依然寂寞一抔土。 道場山陰五十秋,那能華表鶴來遊。君看太華蓮花掌,應有笙歌在上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憑陵:侵擾,這裏指影響深遠。
  • 一抔土(póu):一捧土,指墳墓。
  • 道場山: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山陰:山的北面。
  • 華表鶴:傳說中神仙或高人隱士的坐騎,象徵着高潔和超脫。
  • 太華蓮花掌:指華山的蓮花峯,掌狀的山峯,這裏象徵着高遠和神聖。
  • 笙歌:音樂和歌聲,這裏指仙樂。

翻譯

死亡不必有子孫相伴,生命也不必由父母祖先決定。突然間,你成爲了影響千百年的偉人,而今卻依舊孤獨地躺在一座墳墓之中。

道場山北面已經過去了五十年,那裏怎能再有華表鶴飛來遊玩?你看看太華山的蓮花峯,那裏應該有仙樂和歌聲在山巔迴盪。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孫太初的懷念與對其生前身後事的感慨。詩中,「死不必孫與子,生不必父與祖」反映了詩人對生死的哲學思考,認爲人的生死不應受限於血脈傳承。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孫太初生前的輝煌與死後的孤寂,抒發了對人生無常的感慨。最後兩句以華山的蓮花峯和仙樂爲喻,寄託了對孫太初靈魂昇天、得到超脫的美好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死、榮耀與寂寞的深刻感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