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虎臣謁予兄弟吳門將北訪於鱗且雲欲與汪中丞伯玉共建維摩精舍賦此贈別兼用示嘲
吳郎嗜酒好詩雅成癖,千金散盡家四壁。巷譏室謫了不關,瞪眼模糊向天白。
自雲得尚汪中丞,所願更識歷下生。王家兄弟亦不惡,四子者片語足定千秋名。
以茲杖策來吳會,擬踏天門望滄海。白雪呼來片片寒,青春醉後堂堂在。
中丞晚節師維摩,一宅施爲窣堵波。吳也自稱大檀越,其若囊中羞澀何。
顧餘亦有王珣宅,爲君布金不盈尺。莫以莊嚴願未酬,蓮華會上低眉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虎臣:人名,即吳郎,詩中的主角。
- 謁予:拜訪我。
- 吳門:指吳地,即今江蘇一帶。
- 將北:將要北上。
- 訪於鱗:拜訪於鱗,可能指另一位文人或朋友。
- 汪中丞:人名,可能是官員或文人。
- 維摩精舍:維摩詰的精舍,指佛教修行的地方。
- 賦此贈別:寫這首詩作爲送別。
- 兼用示嘲:同時帶有諷刺或戲謔的意味。
- 嗜酒好詩:喜歡飲酒和寫詩。
- 雅成癖:對高雅的事物有特別的愛好。
- 千金散盡:花費了大量的金錢。
- 家四壁:形容家境貧寒,四壁空空。
- 巷譏室謫:街坊鄰居的譏笑和家人的責備。
- 了不關:完全不關心。
- 瞪眼模糊:形容醉酒的樣子。
- 向天白:仰天長嘆。
- 得尚:得到賞識。
- 歷下生:可能指歷城(今濟南)的文人。
- 王家兄弟:指作者王世貞及其兄弟。
- 片語足定千秋名:一句話就能決定千古名聲。
- 杖策:拄着柺杖。
- 吳會:吳地的都會。
- 天門:天上的門,比喻高遠的境界。
- 白雪呼來:形容詩句高潔。
- 青春醉後:年輕時醉酒。
- 師維摩:以維摩詰爲師,指修行佛法。
- 窣堵波:佛塔。
- 大檀越:大施主。
- 囊中羞澀:形容經濟拮据。
- 王珣宅:王珣的宅邸,可能指作者的家。
- 布金:施捨金錢。
- 不盈尺:不足一尺,形容數量少。
- 蓮華會上:佛教中的蓮花會,指佛教的盛會。
- 低眉色:低頭表示謙卑。
翻譯
吳郎你既愛飲酒又好寫詩,對高雅之事有着特別的愛好,不惜花費千金,以至於家徒四壁。街坊鄰居的譏笑和家人的責備你全然不放在心上,只是醉眼朦朧地仰天長嘆。
你自稱得到了汪中丞的賞識,還希望能認識歷城的文人。王家的兄弟們也不差,我們四人只需一句話就能決定千古名聲。
因此你拄着柺杖來到吳地,打算踏上天門眺望滄海。你的詩句如同白雪般高潔,即使年輕時醉酒,青春依舊在。
汪中丞晚年以維摩詰爲師,將他的宅邸改建爲佛塔。你自稱是大施主,但囊中羞澀,又能如何呢?
我也有王珣的宅邸,願意爲你施捨金錢,雖然不多。不要因爲莊嚴的願望未能實現而感到遺憾,在佛教的蓮花會上,低頭表示謙卑。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贈別吳虎臣的作品,同時也帶有一定的諷刺和戲謔。詩中描繪了吳虎臣的個性和行爲,如嗜酒好詩、不拘小節,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讚賞和期待。通過對比吳虎臣的豪放與自己的謙遜,王世貞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友人的贈別,也是對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