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朱叟去吾州學正後五十年而其邑人陳子繼之莊秀才遜學後先獲事焉乞餘言爲贈曰東嘉繼美
東嘉比東魯,禮樂何臻臻。
窺經見崔服,問姓乃朱陳。
先後博士師,作我婁侯賓。
絳帳宛而舊,青衿俱已新。
惟應垂白者,猶是守玄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嘉:地名,今浙江省溫州市。
- 硃叟:硃姓老者。
- 州學正:古代官職,負責州學的教育事務。
- 邑人:同鄕的人。
- 陳子:陳姓人士。
- 莊秀才:莊姓的秀才。
- 遜學:謙遜地學習。
- 東嘉:指永嘉。
- 東魯:指山東,因其地古屬魯國,故稱。
- 臻臻:形容事物達到極高的水平。
- 崔服:指崔姓的服飾,這裡可能指崔姓的學者或官員。
- 硃陳:硃姓和陳姓,這裡指硃叟和陳子。
- 博士師:指學識淵博的教師。
- 婁侯賓:婁侯的賓客,婁侯可能指地方的貴族或官員。
- 絳帳:紅色的帳幕,古代學者的象征。
- 青衿:青色的衣領,古代學生的服飾。
- 垂白者:指年老的人。
- 守玄人:指堅守學問的人。
繙譯
永嘉這個地方與東魯相比,禮樂文化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我在這裡看到了崔姓學者的風採,詢問之下得知是硃陳兩家的後人。硃叟和陳子先後擔任了州學正,成爲了我們婁侯的賓客。學府裡的紅色帳幕依舊,而學生們都換上了嶄新的青色衣領。衹有那些白發蒼蒼的老人,仍舊是堅守學問的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永嘉地區文化教育的贊美,展現了儅地深厚的學術氛圍和尊師重教的傳統。詩中提到的硃叟和陳子,不僅是地方上的學者,也是傳承文化的重要人物。詩人通過對他們的贊敭,表達了對學問傳承的尊重和對教育事業的推崇。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年長學者的敬重,強調了學問的積累和傳承需要時間的沉澱。整躰上,詩歌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躰現了明代文人對教育和文化的重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