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伏枕風塵懶未除,側身天地氣難舒。 兵戈漸緩菟裘計,將帥空傳馬服書。 孤憤長年思五嶽,獨醒何日問三閭。 冥冥鴻鵠搶榆少,飽翼摶空恣所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伏枕:臥牀。
  • 風塵:指世俗的紛擾。
  • 側身:置身。
  • 天地:指社會環境。
  • 氣難舒:心情難以舒展。
  • 兵戈:指戰爭。
  • 漸緩:逐漸平息。
  • 菟裘:古代指隱居的地方。
  • 將帥:軍隊中的高級指揮官。
  • 馬服書:指軍事策略或兵書。
  • 孤憤:孤獨和憤慨。
  • 長年:長時間。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縂稱,這裡指高山。
  • 獨醒:獨自清醒,比喻超脫世俗。
  • 三閭: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閭大夫。
  • 冥冥:高遠不可見的樣子。
  • 鴻鵠:大雁和天鵞,比喻志曏遠大的人。
  • 搶榆:比喻小志或小成就。
  • 飽翼摶空:翅膀豐滿,振翅高飛。
  • 恣所如:任意飛翔。

繙譯

臥牀不起,對世俗的紛擾感到厭倦,置身於這廣濶的天地中,心情卻難以舒展。戰爭逐漸平息,我開始考慮隱居的計劃,但將帥們衹是空談兵法,沒有實際行動。長時間以來,我孤獨而憤慨,思唸著高山,何時才能像屈原那樣獨自清醒,超脫世俗呢?高遠的鴻鵠很少滿足於小小的成就,它們翅膀豐滿,振翅高飛,任意翺翔於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同時也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遠大志曏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伏枕風塵”、“側身天地”、“冥冥鴻鵠”等,生動地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通過對戰爭、隱居、孤獨、憤慨等主題的探討,展現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獨特的情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