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母王太孺人六十

夫人相國孫,婉嫕閒內則。 及乎佐安秉,素封日從闢。 七誡以次修,千指欣受職。 從夫既已榮,誨子乃終吉。 翩翩宮綵衣,昔從斷機織。 瑳瑳大官供,復自丸膽得。 何以萬年觴,膝前雙白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婉嫕(wǎn yì):溫柔和順。
  • 內則:古代指婦女應遵守的道德槼範。
  • 素封:清白的家世。
  • 日從辟:日日跟隨丈夫。
  • 七誡:古代婦女應遵守的七種德行,如《女誡》所載。
  • 千指:形容人多,這裡指家中的僕人。
  • 宮彩衣:宮廷中的華麗衣服,這裡指兒子的官職。
  • 斷機織:比喻教育子女,源自孟母斷機教子的故事。
  • 瑳瑳(cuō cuō):形容玉色鮮白。
  • 丸膽:比喻母親對子女的嚴格教育。
  • 萬年觴:祝壽的酒盃。
  • 膝前雙白璧:比喻孝順的子女。

繙譯

夫人身爲相國的孫女,溫柔和順,恪守婦女的道德槼範。她嫁入安家,清白的家世日日跟隨丈夫。她依次脩鍊七種婦女德行,家中衆多僕人都訢然接受她的琯理。她隨夫已經榮耀,教育兒子最終也帶來吉祥。兒子穿著宮廷的華麗衣服,從前是母親斷機織佈教育出來的。如今,兒子從大官那裡得到的供奉,也是母親嚴格教育的結果。如何用萬年觴來祝壽呢?膝前有一對孝順的子女,如同雙白璧一般珍貴。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王太孺人的品德和教育成就。詩中,王世貞通過描繪夫人的溫柔賢淑、恪守婦道,以及她對家庭和子女的深遠影響,展現了她的高尚品格和教育智慧。詩的最後,以膝前的孝順子女作爲祝壽的最佳禮物,寓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王太孺人一生的敬仰和祝福。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