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村號爲李僉憲乃翁題

幽人卜築絕煩諠,峯轉溪回自一村。 春水獨深鷗鳥渚,午嵐長護菜花門。 佔年社老班荊坐,歇擔樵夫對局論。 猶自種鬆多歲月,棟樑今已重天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質村:指偏僻幽靜的村莊。
  • 號爲:被稱爲。
  • 李僉憲:人名,可能是詩中幽人的名字。
  • 乃翁:他的父親。
  • 卜築:選擇地點建造房屋。
  • 煩諠:喧鬧。
  • 峯轉溪回:山峯環繞,溪流曲折。
  • 春水:春天的河水。
  • 鷗鳥渚:鷗鳥聚集的水邊。
  • 午嵐:中午的霧氣。
  • 菜花門:種滿菜花的門前。
  • 佔年社老:指在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占卜年成的老者。
  • 班荊坐:坐在鋪開的荊條上。
  • 歇擔樵夫:放下擔子的樵夫。
  • 對局論:下棋討論。
  • 種鬆:種植松樹。
  • 棟樑: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
  • 天閽:天宮,比喻朝廷。

翻譯

幽靜的人選擇在遠離喧囂的地方建造房屋,山峯環繞,溪流曲折,自然形成了一個村莊。春天的河水深處,鷗鳥聚集在水邊;中午的霧氣長時間地保護着種滿菜花的門前。在社日佔卜年成的老者坐在鋪開的荊條上,放下擔子的樵夫則在旁邊下棋討論。這裏的人種植松樹已有多年,如今這些松樹已成長爲重要的棟樑,彷彿已重歸天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幽靜村莊的自然風光和寧靜生活。通過「峯轉溪回」、「春水獨深」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現了村莊的隱逸之美。詩中「佔年社老班荊坐,歇擔樵夫對局論」生動地描繪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結尾的「棟樑今已重天閽」則寓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平凡生活的村民未來可能成爲國家棟梁的期許。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