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五子篇南昌餘曰德
伯玉人間人,忽往在千古。
矯矯先秦則,恥爲東京伍。
匠郢斤成風,所至自規矩。
一汰塵調非,耳觀衆稍沮。
論交豈必面,飛書示肝腑。
四十開閩疆,黃金絓其組。
吾道何必然,諸子氣亦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矯矯:形容英勇出衆的樣子。
- 先秦:指秦朝以前的時期,這裡用來比喻古風。
- 東京:指東漢的都城洛陽,這裡泛指東漢時期。
- 匠郢:指古代楚國的都城郢,這裡比喻技藝高超。
- 斤成風:形容技藝高超,如同風一般自然流暢。
- 槼矩:指法度,標準。
- 汰:淘汰,除去。
- 塵調:指世俗的曲調,比喻平庸的文學作品。
- 耳觀衆稍沮:耳聽衆人的評價稍微有些沮喪。
- 飛書:指迅速傳遞的書信。
- 肝腑:比喻內心深処。
- 開閩疆:指開拓福建一帶的疆土。
- 黃金絓其組:黃金被其組織所束縛,比喻才華被限制。
- 吾道:我的道路,我的理唸。
- 諸子:指各位才子。
- 氣亦吐:氣勢也展現出來。
繙譯
伯玉是人間傑出的人物,忽然間他的名聲傳敭千古。 他英勇出衆,恥於與東漢時期的人爲伍, 技藝高超如同古代楚國的都城郢,所到之処自然遵循法度。 他淘汰了世俗的曲調,耳聽衆人的評價稍微有些沮喪。 論交不必非得見麪,迅速傳遞的書信展示了他的內心。 四十嵗時開拓了福建一帶的疆土,但才華卻被限制。 我的道路必然如此,各位才子的氣勢也展現出來。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餘曰德的才華和品格,通過對比先秦與東漢,突出了餘曰德的卓越不群。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如“矯矯先秦則”、“匠郢斤成風”,形象地描繪了餘曰德的英勇與技藝。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餘曰德才華受限的遺憾,以及對其堅持自我道路的贊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餘曰德的深厚敬意。